where `id`='37126' limit 1蘭州-嘉峪關-敦煌-西寧-青海湖-夏河-郎木寺-西安_青海西寧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蘭州-嘉峪關-敦煌-西寧-青海湖-夏河-郎木寺-西安

蘭州-嘉峪關-敦煌-西寧-青海湖-夏河-郎木寺-西安

廈門外貿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發布于2013-09-22 14:34:00 | 來源:轉載 | 目的地:西寧
敦煌是我魂引夢牽的地方,那里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文化瑰寶,太多的故事和傳說,總想著,這一輩子一定是要看一次走一次的,不然怎對得起這一世身為炎黃子孫的后代?
于是在2011年的時候,放棄了前往西藏尼泊爾的計劃、改路嘉峪關敦煌,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一路走一路延長,這一行用了十五天經過蘭州、嘉峪關、敦煌、西寧、青海湖、夏河、郎木寺、西安,只可惜時間太緊迫,很多地方沒能好好逗留,于是成為下次再回頭的借口。
第一天:上海-蘭州-嘉峪關
出發日是2011年9月8日,一大清早的飛機,中午前準點降落到蘭州機場,出了機場坐上機場大巴,一路前往蘭州市區。
機場大巴停在蘭州大學門口,下了車一詢問,說離火車站很近,于是我和朋友決定步行而至,坑爹地走了近半個小時啊有木有!姐還背著個55L的大包,差點沒死在半路上。
事實證明,打個車一個起步費六元就到,我這是何苦為難自己?
出發前幾日朋友就買好了8號下午三點一刻從蘭州到嘉峪關的火車票,一百零三塊的硬座,在我們心里最多就是覺得座位硬一點,應該沒有大問題,誰知道上了火車傻眼,原來是中秋佳節將至,趕上火車營運高峰,于是愣把硬臥改硬座,一床上排排坐三人,和對床的三人面對面傻瞪眼,簡直是悲劇。
到嘉峪關已經是夜深,火車站出來等了二十分鐘才找到一輛出租車,開到出門前定好的王朝大酒店,一百六十一間雙標。(聽名字很牛比,其實也就是普通酒店,設施一般,據司機說位置比較偏,但嘉峪關就那么點大,再偏遠十幾分鐘也到了。)
第二天:嘉峪關-敦煌
休整一夜,第二天一早起床先去汽車站買當天下午兩點半從嘉峪關到敦煌的汽車票,價格70元。順利買到票后跑到旁邊的小店吃早飯,當然是拉面啦,7塊一碗,味道不錯,不過沒啥牛肉,上頭漂著蔥花和辣椒油,看著挺重口味的,吃著到還好,沒想象那么辣。
吃完繼續打車準備前往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這里不得不說,因為當天正好碰到有領導視察,一路都是封路,而且天下著小雨,司機把我們放到路口就閃了,走進去十分鐘,一路稀少有人,淡季果然人少??!
嘉峪關門票120元,學生票半價60元,是套票,包含了關城、懸壁長城和長城第一墩幾個景點的門票,而且最坑爹的是長城和第一墩都離嘉峪關有點距離,如果是散客還要自己找車,因為嘉峪關地處懸壁長城和第一墩的中間,所以如果你要跑全還要來回折騰。
來之前,有糾結過要不要到嘉峪關,因為有人說嘉峪關沒啥好看的,也有人說既然來了就要看一看,我們抱著后者的態度進了這個天下第一雄關,雖然整個景點不需要太多時間,但還是值得一看的,當站上城墻看著遠處一片荒蕪,而頭頂是藍得無邊的天和大朵大朵蒼茫的白云,頓時有種金戈鐵馬、西風凜冽的錯覺,耳邊似乎也能聽到遠古飄來的戰鼓聲,轟轟如雷。
兩個小時不到逛完嘉峪關,快到中午了,眼看跑不全景點,我們最后選擇去了懸壁長城。
從嘉峪關到懸壁長城大概也要十多分鐘的車程,因為黑車司機開價太貴(來回50元),所以最后我們找了個開三輪助動小車的老大爺,30元來回(老大爺跛著腳,滿臉皺紋,很質樸的樣子,他的車候在比較靠馬路的地方,總覺得他要賺這些錢真的很不容易),一路顛簸慢悠悠晃蕩蕩地用了二十多分鐘來到了目的地,其實懸壁長城真沒大看頭,階梯有點陡,爬一爬前后花了三刻鐘左右也就下來了,又乘著大爺的車回到嘉峪關附近的汽車站,等公車回市區。
到了市區,在一個比較當地的美食街門口下了車,這個美食街在一條巷子里面,看起來有點類似市場,當地人很多,吃的多數是面食燒烤麻辣燙之類的,我們兜了圈找了家吃面的,我吃的是臊子面,面上鋪滿一層蔬菜丁,不辣,味道也不錯,才七塊錢(2011年的價,也不知道現在漲價沒~~)。
從嘉峪關到敦煌車程六個多小時,到敦煌的時候天還沒暗透,我們住宿的地方是靠近鳴沙山的絲路驛站(不在市區里),因為第二天我們決定包車走西線行,所以包車師傅可以免費來汽車站接我們然后送到客棧。
對于坐慣了長途汽車的我來說,這一路到還算快的,而且我后面的位置坐了個年輕的小老外,最幽默的當屬他旁邊的中國游客,一個勁與他搭話,他用中文問,那老外就一邊用語音辭典查一邊回答他,有時候簡直牛頭不對馬嘴,老外說他為到中國旅行還特地學了幾個月中文,我和我朋友就在討論說,老外不容易啊,學中文就為了來旅行,而且最苦逼的是他學了普通話,可跑到中國各地后一定會發覺,就算他會普通話也沒用??!語言依舊不通啊有木有,連我們都聽不懂當地方言更何況是他?。。?!最后讓我們忍不住笑出來的是,那中國游客問老外:你們一個月賺多少錢!我擦,這個問題有深度??!老外學以置用,之后居然也反問他:那你們一個月賺多少錢!果然是個入鄉隨俗的小正太啊有木有!
到了敦煌,順利上了來接我們的車,沒過二十幾分鐘就到了所住的客棧,100元一天的雙標間,帶獨立衛生間和淋浴,設施就如同一般青旅一樣,房間小五臟俱全,說不上特干凈也說不上不干凈,只能說適合住慣了青旅的人,而住慣酒店的人還是不推薦了,怕你們忍不了,不過敦煌其實有很多規格不錯的酒店,網上查吧,價格也不貴。
當晚我們又趕到敦煌夜市,吃了頓口味夠重的燒烤,小晃了一圈,苦逼的一出門就斷了小包鏈條的我買了個足夠大的腰包,朋友也很浮云的刻了個印章,一天就這么到頭啦。
第三天:敦煌西線行
敦煌西線行包括:敦煌古城、西千佛洞、玉門關、漢長城遺址、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來回基本上要大半天,一般一車可以裝四人,共四百元(2011年的價~~按四人算的話每人一百,人少了單價也就上去了,),但師傅說好的另兩個游客換別的車了,于是這車只有我倆,師傅也就給了我們一個便宜點的價。
我們一早出發,吃了個早飯,然后正式趕路。
關于西線行我想說:
1、來敦煌的人一定會去莫高窟,所以西千佛洞其實沒必要進去(除非你是專業人士或者是學美術之類的);
西千佛洞在黨河北岸崖壁上,圖為黨河。
2、敦煌古城其實就是個在原址上后建的影視基地,主要是為了拍片用的,可進可不進,看個人心情和意愿;
3、玉門關乍一看就是個龐大的土墩子,但走近后還是會被小小的震撼一下,作為有著兩千多年的殘存遺址,靠近它去感受歷史,然后看看滿眼的戈壁與天空,耳聽呼呼狂風,或者會有一番不同的感觸也不一定。至于漢長城,既然路過就停下去看看吧,也花不了你十幾分鐘。
最后要說的當然是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就是魔鬼城。因為是淡季,游客稀少,在大廳等了幾分鐘后,我們一行五人上了導游車。一路有公園內的導游講解,順著鋪好的公路向里開去,碰到所謂的“景點”,會讓你下車拍點照片,每次停留時間依景點不同而不一樣。
因為地貌關系,這里的風非常大,吹地我頭發狂飛,不得不把一頭長發扎起來才消停,所以建議到這里一定要戴頂帽子比較好??!而且屬于沙地,所以穿的鞋子最好也是厚一點的耐用點的,像我們季節偏冷到還算好,要是太過炎熱的季節去,沙地上溫度極高,也許鞋底的橡膠會化掉哦,不是我開玩笑,我們開車師傅真的碰到過有游客的鞋底化掉變形,不得不光著腳回市區去買鞋。
在雅丹,最后一個停車的景點會給比較長的時間,我們導游給了我們二十分鐘,可以往里沙地里走一走,你也可以選擇不跟導游車回去,自己租里面的吉普車開一開,玩夠了再出去。(關于吉普車的租金和租車條件、時間限制我都沒問過,有興趣的自己查吧,建議會開車的人還是租一輛然后闖進魔鬼城里奔一段,據說很爽!反正里面都是路,只要能找得到公路的方向,不怕開不出來。)
從雅丹出來,西線行也就結束了,車往回開,意外的長,估摸著也開了有近兩個小時了,車上我和朋友都睡了一覺,下午三點多回到市區,餓地兩眼發慌,直接撲進一家火鍋店大吃特吃。(建議西線行帶點吃的吧,一路沒地方吃飯的,雅丹到是有吃飯的地方,但很貴,不值得。)
第四天:莫高窟-鳴沙山
到敦煌的第二天,我們決定去莫高窟及鳴沙山。
市區有直接到莫高窟的小巴,于是我們轉公交到市區再乘小巴,順利地到了莫高窟。
(小巴價格我忘記了,十元左右吧,但人很多,基本上每輛車都塞得滿滿的,運氣好了能有座位,運氣不好就站著吧,至于乘車地點問你住的地方的工作人員,他們應該都知道。)
莫高窟是禁止拍照的,只要你剪了票進了門就不能把照相機再拿出來,要么塞包里,要么去門口寄存。另外要注意的是,不是你買了票就可以隨便進去的,門口的工作人員是一批批人放行,基本上累計到十幾二十個人了,配上一個導游,這一行人就一起跟著導游走。每個導游都有一串鑰匙,按照規定會帶你參觀十個左右的窟,而每個窟都是鎖上的,必須在進去前由導游開門,進窟講解,然后游客全部出窟,再鎖好,繼續前往下一個窟。(窟里是暗的,沒有燈,要看清窟里的壁畫和雕塑就得靠透進去的陽光及每個導游手上的冷光手電筒)。
一般十個窟會參觀近一小時左右,然后導游講解結束,一行人可以分散行動,你可以選擇離開,也可以選擇隨便晃晃,看看哪個窟你沒看過的,或者你看過還想看的,就等有導游帶其他隊伍進去的時候你跟著蹭進去再看。
我和朋友在里面多晃了半個小時,我又蹭了兩三個窟看了看,順便瞅到了一個雖然關著大門但門上有洞可以望到里面的小窟。
因為蹭了幾個導游,所以我發覺雖然每個導游帶進的窟不一定全部相同,但基本上講解都一樣,無非都是些壁畫上的故事,僧人的故事、當年藏經洞里的經書被盜的歷史、然后就是飛天、反彈琵琶,佛像雕塑、壁畫上所顯示出的供養人等等,這些在一些關于敦煌的書籍上也能了解到一二。
要補充的是,敦煌的禮品店里有賣許多關于敦煌的書,各個著重點不同,都很不錯,不過有的書略貴,我挑了本《敦煌壁畫故事與歷史傳說》,78元,雖然貴但值得。還有,在來前我買過一本CCTV出的記錄片的書《敦煌》,也算是了解一些關于敦煌的知識再來看個所以然吧,不然真的會是一頭霧水吧。
出了莫高窟,邊上有一個博物館,免費進入的,可以花點時間看一下,里面有復制的洞窟,也有一些關于莫高窟的歷史。
離開莫高窟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又是餓地饑腸轆轆,本想趕專線小巴回市區,誰知車滿沒位,我倆又實在站不動,于是沒上去。正巧一輛出租車經過,司機停車問我們是不是回市區,看他車上坐著倆老外,我和朋友先是一愣,不過既然有人愿意“揀”我們,價格也算公道(就比小巴貴幾塊錢),我們何樂不為?趕緊蹭上車??蓱z倆老外完全不會中文又完全不知道狀況,他們的專車師傅就這么賺了筆“外快”。
下車前,老外還禮貌性地和我們say byebye,估計他們還是不明白為啥他們的車上會沖上來倆姑娘吧????。?!
吃了飯小晃一圈,坐上公車回客棧休息,晚上六點多,我倆又奔向鳴沙山。
從我們住的地方到鳴沙山大概走一刻多鐘左右,我們本來按著客棧老板娘的指示是走逃票的小路的,誰知眼看就要到了,結果路口一家農戶的狗居然站在路當中對著我們狂吠,一副要沖上來咬的樣子,掙扎了一下原路返回,還是乖乖買票吧!我居然敗在了一只土狗的面前,太沒面子了!
進鳴沙山會看到很多人的腳上都套著橘黃色的腳套,是為了防止沙子弄臟鞋子及灌進鞋里,我和朋友也都各租一雙,押金多少我忘了,反正租金十元。不過走了一段后我發覺這玩意真坑爹!
建議:如果天不熱沙不燙腳的話,就脫了鞋光腳走吧,阻力小走得還更穩更快,而且沙很細很軟,踩在腳底非常舒服,偶爾還有點溫溫的。
和朋友爬了一段山后,我就把鞋套連鞋子一起給脫了,赤腳走輕松許多,步伐也快了,眼見就到了落山,看著夕陽西下,照在一彎月牙泉上,而另一邊月亮升起,照著連綿不絕的沙山,真真有種大漠孤煙的錯覺。耳邊還有人放著“你是風兒我是沙~~”,真是應景??!于是朋友也放了一首《絲路》,坐在沙山的山頭,看著日落,心情怎一個爽字了得!
日落后很快就天黑,下山其實很簡單,看著坡就順溜著往下踩,看起來坡很斜很危險的樣子,實際異常穩當。我和朋友倆人與一群學生一起手牽手順著下山,走了一點路后發覺異常輕松,大家的手也就松了,(找對腳法了就明白了,找不對的還是會尖叫連連,其實身體橫過來,腳斜著下,一扎一個坑,陷地賊牢,跟釘在沙里一樣),我一路下一路覺得自己真是凌波微步??!傾斜度那么高的山啊,我居然可以一腳一腳穩扎扎地迅速向下移,女俠啊有木有!姐古龍小說不是白看的!
備:
友人與我一起,在8日早由上海出發,到12日下午火車回蘭州,13日她坐當晚航班回上海。
(仔細算來,如果只往嘉峪關敦煌跑,來回五六日足矣。)
而我將轉至西寧,踏上了我一個人的初秋之旅。
第五天:蘭州
友人走后,我一個人在蘭州休整一日,住在蘭州花兒青年旅舍,花兒是2011年新開的青旅(我去的時候還在試營業的感覺),在創意園區內,很安靜?;▋哼€有個話劇舞臺,不時會有演出。
蘭州酸辣粉
第六天:蘭州-西寧-塔爾寺
早上七點三十一分的火車,從蘭州火車站到西寧西火車站,軟座57元,兩個小時左右就到。
感覺跟上海到杭州一樣很方便,而且每天火車班次很多,當然以防萬一的話還是提早一天買票的好。
開車后我發覺其實軟座空了近三分之一,而且環境滿好,我舒舒服服睡了一覺,剛醒,就發覺到西寧了。
出了火車站,跟著人流走到汽車站門口,坐專線二路可以到我要去的西涼驛青旅,一路還算順利。
到了青旅辦理登記的時候,認識了也是才到的一哥們,說起下午要去塔爾寺,于是結伴成功。
本來這哥們要騎摩托車去的,說可以載我一起去,不過因為老板說那里停摩托車會被偷,于是我們決定包車,一回頭,這哥們又搭上倆哥們,再后來又多了對杭州的姐弟(倆人剛從新疆騎自行車過來,牛比?。┮彩且宦返?,于是六人浩浩蕩蕩合包一輛車,出發!
從西寧市區到塔爾寺大概半個多小時左右,一路開車師傅幫我們介紹塔爾寺的歷史,轉眼就到了塔爾寺。
塔爾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下了車我們先買票,每人80元(學生票40元),門票是小冊子樣的,里面帶一張小光盤。其實不買票也是可以的,黃教的寺廟格局與我們平時看到的不同,它沒有大門這道攔路虎,而是每進一個院或殿堂的時候在門口檢票,所以這個要看人品和機緣,像我們一路上去,只有個別兩三個門口刷票處有喇嘛管,好幾個殿寺都是直接就能進去。
買好票,我們先看到一排轉經筒,然后小小迷失了一下方向,走了幾步才發覺反了,原來是要走上坡的路才對,于是又折回去。
溫馨提示:其實大可跟著你能看到的旅游團走,一來不會混淆方向,參觀也有個順序,順便還能蹭個導游講解,何樂不為?不過經我們蹭了幾個導游后鑒定所得,不同的導游表述能力也不同,有的講得很豐富,有的草草了事,完全又是拼人品的事啦!
(沒講解的話就只能霧里看花了,另外,買門票的地方也有很多導游問你要不要講解服務,收費情況我沒問,大概幾十塊吧)。
整個塔爾寺逛一逛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期間可以看到很多在朝拜的信徒,特別是在大金寺殿堂門口,齊齊一排近十人在那里膜拜,當中有虔誠的藏民、有不知是本寺院還是其他寺院來的喇嘛,甚至我們還看到穿著僧袍的和尚,害我一度以為自己眼花。(為表示尊重,我沒有拍攝任何信徒朝拜時的照片)
有時候想想,我們這些走馬觀花的參觀者真的很影響這些虔誠的人,所以到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輕聲輕行,不要吵吵鬧鬧的擾了這清凈之地,另外需注意,一定不要踩門檻,必是要跨過去,跨門檻的腳也是要注意男左女右,這個不光局限于寺廟,其實游覽古建筑的宮廷院落時也需忌諱,這無關宗教信仰,而是一個禮節或者說是一個民間風俗的問題。
說到塔爾寺,不能不提大金瓦殿和小金瓦殿的金頂(其他殿頂是不是金的我不記得了),遠遠望去,在太陽下那光芒是金燦燦得刺目,那是鋪地滿滿的金子?。。?!我簡直眼冒金星??!恨不得爬上去帶一瓦片回家有木有?。?!
從大金殿出來后無意間在殿后寬敞的院子里拍到的,有種"佛光普照"后即將"功德圓滿"的平和感。
順著上山坡度一路向前,漸漸游客也變得越來越少,一般旅行團帶到酥油花館就算結束了,其實再往前也有幾個殿,真的可以走一走。
我們最后進的一個大殿是文殊菩薩殿。
據說這是最大的一個文殊菩薩殿,因為很多游客在出了酥油花館后就往回走了,于是這里顯得空曠而安靜。
我們幾人進了殿,就看到一喇嘛在大殿看守,正好進來一喇嘛給這喇嘛一串佛珠,雖然他倆說啥我們聽不懂,不過一哥們還是跑上去問了下哪里有請佛珠等云云,誰知這喇嘛一轉身,從臺子里掏出一塑料袋,打開一看,居然是一袋的佛珠,有小紫葉檀的,有菩提籽的,有蜜蠟的。
糾結后我挑了蜜蠟的,一問請一串100元,我想也沒想就掏了。旁邊跟我一起買蜜蠟佛珠的哥們還問那喇嘛能幫我們念段經開個光嗎?喇嘛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如今這串佛珠一直戴在我的左手手腕,喜歡得緊?。。ㄓH,100塊啊,就別問我真假了,想想也知道的,徒個心頭好而已啊好嘛?。。。?/DIV>
參觀完后,回到廣場找車,這時我們才注意到齊齊一排的如來八塔。如來八塔是贊頌釋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的寶塔。呈一線形,分別為:聚蓮塔、菩提塔、多門塔、降魔塔、降凡塔、息諍塔、勝利塔、涅盤塔,每座塔的底邊長9.4米,高6.4米。建于1776年。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一個佛龕,里面藏有梵文。
在如來八塔前照個相留個念,一行人上車回市區吃飯,在牛雜和手扒羊肉的兩派斗爭中,最后由手扒羊肉勝出!萬歲,老娘已經快餓死了啦!
手扒羊肉,大概是餓瘋了,手有點抖。
備注:
1、塔爾寺里有一顆很神奇的菩提樹,可惜我們轉著轉著就忘了去找這棵樹,悲??!
傳說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誕生之時,母親番薩阿切在鉸斷臍帶時,滴了三滴血,后來此地便長出一株菩提樹。后來宗喀巴大師移居西藏,其母親常常想念兒子,宗喀巴大師便修書一封,告訴其母在菩提樹旁修建一座佛塔,見塔如見人。后人為護塔護樹,又修建了一座大金瓦殿。這既是塔爾寺先有塔后有寺的緣由,也是該樹主干包于銀塔內的緣由。
2、酥油花、堆繡、壁畫被稱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 酥油花館里會放當年被評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酥油花作品。
吃完飯后一行人晃蕩晃蕩靠著手機里的地圖走回西涼驛。
天也黑了,啤酒來了,圍著的小圈變成大圈,旅友人數逐漸龐大,不時有人來問:“聽說你們明天去青海湖?算我一個?”
于是第二日的青海湖包車游在七拼八湊下順利定下,整一車十一人,名額已滿恕不接待。
(我中午剛到青旅時,還在愁哪里聚集人一起包車去青海湖,結果。。。這個世界果然是講究緣分的?。。?/DIV>
一群人回到房間已經是凌晨,青旅熱水也沒了,只得胡亂擦了擦,躺平睡覺!
第七天、第八天:青海湖環湖二日
大清早,輕減了一下行李,將大包寄存在青旅后,一行人帶著足夠的零食和礦泉水跳上車,開始了兩日的青海湖包車游。
青海湖,英語叫做Blue Lake,位于青海省東北部青海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湖的四周被高山環抱:北面大通山、東面日月山、西面橡皮山、南面青海南山。而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在油菜花開的季節,大片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配著背后淡藍色的湖面,可謂美不盛收。
很可惜,現在是九月中的時節,油菜花已經很少很少,不過沿途到也看到一些小范圍的。這里的油菜花地很后趣,你要進去拍照,必定有藏民跑過來讓你付錢才可以拍,有的還準備了裝飾得很好看的白色牦牛,可以讓你騎上去拍照哦,當然是收費的。
我們一行匆匆下了車,跟做賊似地就在車邊拍了幾張照,然后一扯呼,上車走人。
開上日月山進入景區,景區內有有公主泉、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像浮雕、紀念館和日月雙亭,因為公主泉和日月亭都需要門票,而且據說里面其實沒啥,都是后期人工修建出來的,于是我們的車子遠遠停在公路上,隔著一段距離仰望這個歷史上傳奇般的和親公主——文成公主留下故事的地方。
之后車子一路翻山越嶺,帶著我們奔向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是天然結晶鹽湖,屬于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已有3000多年的開采史,面積相當于十多個杭州西湖的大小。
據網上所說,茶卡鹽湖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我們到達的茶卡鹽湖段是非景區部分,邊上似乎是正在工作的鹽場(鹽場名字我忘了),從停車場下來后,順著泥濘窄小的路面行走幾分鐘就可下到鹽湖表面,所以不需要門票,更加沒有其他游客!
一個字:爽!
說實話,在出發前我完全沒做過功課,所以到了茶卡鹽湖后,整個被意外地震驚到了,越往里走這樣的震驚就越大,我們一行人都興奮撒潑地脫了下,顧不上咯腳,紛紛踩上鹽湖表面往湖中走去。
剛下車沒走幾步,就看到前面一輛正在小跑的運鹽卡車突然掉了后車輪...我們全都看傻眼了!
當你走在如雪的鹽地上,當你一腳踩進淺淺的湖水,當你看著漂浮在小腿四周的鹽晶,當你從如鏡面的湖水上看見自己的倒影,甚至當你眺望遠方時入眼是一片閃著陽光的碧綠。這才體會到,在大自然的面前,所有的語言都是無力的。
詞匯的匱乏在此刻顯露無疑,如今想來,我也只能用一個簡單的詞來形容:美!
靠近岸邊的一段如雪成片.
其實腳踩久了后,會疼得慌~~~走幾步要歇一下,走久后我簡直疼得不想動了!
也有看起來積鹽比較厚踩起來會很松軟的地步,但沒想到腳一險下去就變成一個坑,腳上會沾上黑槳色的類似淤泥的東西.
可以說,整個青海湖游中,茶卡鹽湖是最讓我興奮和快樂的一個地方。
在逗留了很長時候后,我們才爬上來擦干腳穿好鞋,這才悲劇的發覺從腳掌到小腿肚,但凡沾到一點鹽水的地方,風干不出一分鐘就立刻變成了鹽的結晶體,白白的粘著皮膚很難擦,就連我沾過水的鞋帶周圍都是?。ㄊ聦嵤俏覀冎箝_了很長一段路,到了湖岸邊,在湖水里蕩了蕩腳才算洗干凈),友情提醒:請帶濕巾紙!謹記擦好后請帶走垃圾哦!
一般游青海湖的人第一天晚上會選擇在黑馬湖住宿,不過我們沒住在那里,到是住在了一處依山傍湖的藏家民宿。沒想到在并不是旺季的日子里,這里的房間幾乎定滿,我們只能選了多人間,分成三批入住。說一下住宿條件,還算干凈,有獨立廁所,設施簡單,優點像學生時期學農時會住的那種民宿。無熱水,不過會提供裝了熱水的熱水瓶,要自己去要。洗澡神馬的就不用想了。
早上起床刷牙洗臉的時候,發覺水質不是很干凈,要去外頭打水。后來我們是用礦泉水和濕紙巾解決的。
夕陽下山后,我們點了一桌簡單的飯菜,餓狼吞食般掃完。說實話,在這種地方能有米飯吃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海拔關系,這里的米飯都要用高壓鍋燒,燒不好會隔生,還好我們吃到嘴的米飯還算適口。
飯后休息一陣,等待老板娘搭篝火期間我們在室外空地上搭了個帳篷,窩在一起聊天。等著篝燃起,大家跟著藏族阿媽姑娘一起跳了會舞。幾個攝影愛好者架著三腳架跑去湖邊拍夜景,可惜都失敗了。
九月中的青海湖夜里冷得很,可憐我準備不足,還好有小旅友借我防風衣,所以說,在家靠家人,出門靠朋友,這話是真理??!
環湖第二天一早,天沒亮就摸起來,走到湖邊等日出。
郁悶的是因為是大陰天,隨時會下雨,太陽藏在烏云后不曾露臉,直到天已發白,我們才徹底死心。
早飯是十塊錢“套餐”:一個雞蛋、一個饅頭、一疊醬菜、一碗薄粥和一杯奶茶。吃過早飯出發前,一車人拍了合照,也算是對彼此能共同結伴的一個紀念。合照后,同行的一個大四小朋友就開始他的漫長的徒步之旅,而我們繼續上車,往回程的方向奔去。
其實青海湖一路有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鳥島、山心山、沙島、伏俟城遺址等等,包車游或者你有時間可以騎自行車環游,都是不錯的選擇。
環游青海湖兩日,幾乎等于在車上坐了兩天,雖然屁股有點痛,但看著沿途風景便已是享受。車在山與山間穿繞,盤山的路卻不陡峭,有時又是在湖邊的公路上奔馳,看不見頭的公路順暢的讓人有種流浪的錯覺。偶爾見到幾個騎著自行車的旅人從車窗外擦身而過,有中國人,也有老外,會禁不住羨慕,想著:啊,我也好想跳下去騎上一圈。
還有成群結隊的牛羊在山坡、平原間散漫得分布,時常會碰到羊群過馬路,我們的車還得停一停,等它們過去了再繼續開。
天是蔚藍廣闊的,屋是粗糙矮平的,山是雄偉連綿的,湖是青綠無邊的,牛羊是滿山遍野的。我想對于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人而言,這一切的新鮮天然,帶著樸質的生活氣息,將一切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
下午回到西寧青旅,大家紛紛奔向浴室.
吃過晚飯又重新聚在青旅聊天,隔壁桌輪流在唱歌,聽得有人唱起,于是所有桌都跟著嘶吼~~~
現在回來,每每聽到這首歌,都會忍不住想念這些在路上認識的有緣人。
也許以后,在路上,還能再次相見吧!
之后的早上,我們同路的三人奔赴汽車站、趕往夏河。
第九天:西寧-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因大夏河水而得名。本著要進郎木寺的目的,夏河成了我旅程計劃里的中轉站。
夏河縣里的拉樸楞寺是黃教(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有傳聞中最長的轉經長廊。甘肅省佛學院也正建在拉撲楞寺邊上。
由西寧坐7點15分開的大巴班車,歷經異常顛簸的盤山路,終于在下午兩點左右到達夏河縣。 (溫情提醒,沿途無廁所、路上少喝水?。?/DIV>
夏河縣并不算大,到了汽車站下車后,打個車幾分鐘就到了定好的旅館:卓瑪家,其實走一走也沒多遠,只不過我們到達的當日下雨,又餓又累又冷,才起了打車的念頭。打車的車費是按人頭算的,每人幾塊錢,很便宜。
卓瑪家比我想象的干凈很多,藏式的大炕床很有風味,公用廁所正好就在房間對面,很方便。我和另兩個在西寧結伴的旅友一起安頓好后,開始準備出門覓食。
因第二日一早就要轉車往郎木寺趕,所以在夏河我們只有半天的時間。對于這個充斥著神秘宗教文化的小縣,我們此行必去的一個地方,當然就聞名的拉撲楞寺。
順著人民街直走,先路過佛學院,按著標識牌右轉,走上幾分鐘便到了寺前廣場,頓時,錯落有致、黑白基調為主的藏式寺院建筑大幅呈現在眼前。
可惜我們到的這日是個煩躁的下雨天,許多殿堂及道路都在翻修,泥濘不堪的路面讓行走變得很不方便。而九月又正處淡季,拉撲楞的游客極少,與西寧塔爾寺的繁榮喧鬧成了明顯對比,到是有些荒涼的意味。據說,拉撲楞鼎盛時,有僧侶4000人,朝圣者終年不斷??上?,我們雖然看到不少在此修行的喇嘛,但并沒有多少朝圣者,游客也很稀少。
意外的是,在塔爾寺未能看到的辯經,到讓我們在拉撲楞寺見識到了一回。
值得一提的是,辯經中,提問者會去拍被問者的手掌,啪一聲地極響,因此我們未推門入殿,便已被此起彼伏的拍掌聲吸引住。
我們看到的辯經應該是立宗辯,而且感覺像是個小測驗一樣,并不怎么嚴謹,只見寬敞的大殿外,順著長廊下一圈站滿了一堆堆年紀不同的喇嘛(因為下雨),他們幾個為一群湊在一起大聲擊掌辯論,有些年小的甚至打鬧玩樂起來。
圍觀了一會熱鬧的辯經后,我們跟上了一個旅游團的末尾,想蹭個導游來聽聽,可惜只進了一兩個殿堂后就被發現,只能半途走開。最郁悶的是,幾乎所有的殿堂都是關著門的,沒有喇嘛做你的導游便不會開門讓你進。
我們也沒買票,只能順著泥濘小路左鉆右躥,越走到里頭,就越像走在某個古鎮的弄堂里似的,看著一間間大同小異的院門,這才意識到是走進喇嘛居住的區域,難怪幾乎看不到游客,只有偶爾從哪個門里冒出的喇嘛,會好奇地看上我們一兩眼再離開。
因為先前去過了西寧的塔爾寺,因此我們也不強求能不能入殿一觀,在拉撲楞里逛蕩了近一個小時后,我們便七拐八彎地走了出來。
要提一下的是,轉經長廊在拉撲楞寺的外圍,環繞整個寺院,據說共有1700多個大小不一的經桶。我們三人挨著順序去轉了一圈,手也麻了,眼睛也轉暈了,就是不知道到底轉齊了沒,心里老覺得還有遺漏,只能說都是匆忙惹得禍,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迷茫不清。
從拉撲楞寺出來,心里的一塊石頭也就落地,三人散漫地沿街小逛了一下,找了家藏民開的小店坐下吃今天的第二頓飯:牛肉餃子、酸辣湯、炒飯。
吃完飯,自然要去買青海老酸奶來過一過癮。這可是在上海絕對吃不到的老酸奶,好大一碗才八塊錢,揭開蓋,又厚又酸的乳白色酸奶上是一層淡黃色的菜籽油。挖一口入舌,酸得我不得不皺起眉眼,再贊一聲爽!神奇的是,同行的旅友居然還帶了小包裝的蜂蜜,于是澆在酸奶上,甜甜酸酸,真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地道的老酸奶了!
其實夏河還有很多東西我很感興趣,比如當地的服飾、喇嘛紅的布料,藏式毛毯,引得我非常想買上些帶走,可惜時間緊張沒來得及好好看一下,于是給足了我未來再次踏足夏河縣的理由。
第十天:夏河-郎木寺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的一個小鎮,地處四川、甘肅交界地帶,一條小溪貫穿小鎮,不足兩米寬的小溪卻有一個很大氣的名字“白龍江”,也就是“白水河”。
嘩啦啦熱鬧著的白水河是此地明顯的地理分界標:河以北是郎木寺,屬于甘肅;河以南是格爾底寺,屬于四川。
計劃這次的九月旅程前,朋友慫恿我半路轉來朗木寺,理由是這里是唯一一個可以讓漢人圍觀天葬的地方,而網上也說,郎木寺素有“東方小瑞士”之稱,懷揣著好奇,我坐上由夏河到郎木寺的班車。
從夏河到郎木寺車程四小時左右,比較慶幸的是一路都是盤山公路,還算平坦,沿途風景也很奇特,一路經歷晴天、雨天,到了山頂居然還飄起了雪花,惹地我們興奮異常,南方的孩子果然傷不起??!坐在車窗邊眺望遠方層層山脈,由近處的綠意盎然牛羊成群到遠處點點白雪山頭,此情此景不得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很順利的,在中午后我們到達了郎木寺。
說起來,在這樣一個淡季里,我們一下午竟然也碰到好幾個老外,可見旺季時一定更多。難怪當地的旅游業竟比夏河的還要成熟,許多食物甚至有改良版專對老外口味的,雖然賣相簡陋,但味道意外得好。
其實郎木寺這個山中小鎮真的不大,特別是伴著嘩嘩的水聲,真有幾分像云南某個古鎮的味道。沿路兩邊都是店家,有賣藏飾的,有賣民族服飾的(真跟江南古鎮里賣的那些雷同),有比較藏式的小飯店,也有偏青旅風的咖啡店,只不過與云南幾個繁榮的古鎮相比,這里沒有七轉八彎的巷子、沒有滑溜溜的青石板路、沒有帶著民謠歌聲的酒吧,所以它顯得簡單原始,也更要蒼白樸素一些。而時不時與你擦身而過的喇嘛為這個安靜悠然的小鎮增添了濃郁的宗教氣息。
我們一行食了頓飽飽的中飯,點的都是家常菜和炒飯,不知是不是餓暈了的關系,只覺得各種美味,特別是那盤蘑菇,是店家上午剛從山里采回來的野生蘑菇,鮮的不得了!炒飯味也夠足!最讓我驚訝的是,來前看到說郎木寺除了我們住的旅朋青旅和路口一家網吧外,幾乎沒有可以上網的地方,但這次我發覺,居然連我們吃飯的這家小店都說有無限網絡了?。?011年都那么發達了,現在都2013了還怎么得了?。。。?/DIV>
飯畢,自然要直奔今日的主題:藏傳佛教寺院郎木寺。
不知道是不是淡季的原因,這里的游客比夏河的拉樸楞寺更少。買票進入后,一路往山上爬去,才發覺這里的寺院建筑群和當地民居順著山路錯落相臨。而寺院群里大多數屬院都關著門進不去,有些說不清是寺院還是民居的地方正在維修或新建中。
不過還好主殿是開著的,我們看到來轉經的當地藏民,還有喇嘛。他們會在主殿邊的空臺上放置一個如算盤一般的東西,問過后才知道,原來他們轉一圈撥一下珠子,是用來計數的。
一路向上,山道因為之前下過雨的關系有些泥濘不堪,越往上爬風越大,吹得我耳朵也疼了,不過我們的目標是山上的天葬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就在我大口喘著粗氣,耳朵也快要凍掉的時候,我們終于爬上一片山頭,遼闊的草地上還開著零星的小野花,順著由人踩出的小道,路過一間被破棄的小木屋(據說以前這里住著看守天葬臺入口的喇嘛,也就是收費的地方),沿著小道往前,道邊的小路由鐵絲網攔著,而路口的鐵絲網上頭掛著個毫不起眼的小木牌,上頭用黑色毛筆字寫著“天葬臺”。
順著開闊的山頭眺望前方,不遠處的山坡揚著一大片經幡,而山坡前方畫著一大個白色圓圈的地方便是天葬臺了。
走近一看,才發覺有些寒顫,白色圈里一堆剩下的遺物,有的分不清是什么,有的卻一眼能看出是帶著頭發的整片頭皮,或者保存著牙齒的下顎骨,還有很多鋒利的斧頭和匕首,想來是天葬時用的。
看了一會兒,也不知誰又驚訝地在圈外的雜草間看到個完整的頭骨,走近瞧了瞧,忽然想到這居然是我第一次如此近的看到這些人骨,雖然沒有想象中害怕,但也莫名覺得荒涼起來。
來天葬臺前,就被當地小孩提醒過不能拍照,更因于對于這種宗教風俗和逝者的尊重,我們更覺得不能拍照。在天葬臺呆了片刻后,我們就朝山下走去。
當然,天葬不是天天都有舉行的,所以看不看得到真正的天葬也是要憑運氣,或者需要常住一段時間,否則就跟我們一樣,只能看看荒蕪人煙的天葬臺。
一般當地人都會知道哪天早上有天葬舉行,所以可向所住的旅舍詢問。聽聞若有天葬的話,都是在清早開始舉行,從天葬師開始儀式到分割遺體到禿鷲食肉,這是一個需要耗費時間的過程,具體幾點出門適宜也可詢問后再做打算。
下山的半路上,我們找了個風景獨好的地方眺望山下,將整個嵌與山中的小鎮收入眼中,看著遠方連綿的大山、再看著仿佛盛開在山坳中的一片紅頂小房,頓時生出四個字:與世隔絕。
第十一天:郎木寺(格爾底寺)-蘭州
第二日一早,我們又去了屬于四川地界的格爾底寺,自然又要買票。
格爾底寺的寺院群落地形與郎木寺相似,只不過寺院外觀顯得更加落魄班駁,應該是沒有翻修維護,同樣也是許多殿都關著門。
在山路間兜兜轉轉,天已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們踩著濕濘的泥地,終于找到了那座看起來毫不起眼,沒有掛牌匾、如同一個普通藏家民舍的破舊院落。院落外觀依舊是白的墻,銹紅色的門檐,大殿頂上還是簡陋的鋁質板,可就在這個不起眼的院落的正殿里,正供奉著該寺五世活佛的肉身靈塔,據說這是所有藏傳佛教寺院中唯一擁有活佛肉身的。
進了院,看到已經有藏民在禮頂膜拜,我們先脫了鞋走進主殿,一股子早已熟悉的酥油味撲面而來,安靜地參拜了有著300年歷史的肉身靈塔,我們又走出殿,重新穿上鞋,與還在轉經的藏民一樣,圍著殿四周的轉經筒走了一圈才離開。
也就是在這個早上,我們結伴的五人又將分開行走,三人包車前往若爾蓋、唐克到四川九寨溝,還有一人與其他旅者搭伴,包車回西寧,送走他們后,獨剩一人的我在郎木寺小晃一圈,買了點小禮物,而后坐上了前往蘭州的長途汽車。
只可惜此次旅程因早已定好從西安回上海的機票,因此時間太過緊張,對于郎木寺鎮有種囫圇吞棗的感覺,未能了解透徹,也許以后要找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再次重返這片美麗安詳的山中小鎮好好呆上個幾日。
中午過后,終于等來昨晚宿醉的青旅老板清醒,他果然忘記我昨晚定了去蘭州的大巴這件事了,三條冷線。還好趕得及,老板找了個司機,跟著一起坐車送我到盤山公路等途徑的大巴,很順利地上了輛從九寨溝開往蘭州的大巴(這樣也行?!真的行哎?。?!老板有司機電話的好嘛?。。。?。
備:
因為已經定好由西安回上海的機票,導致此行倉促,無法好好領略夏河與郎木寺的美與安寧,這是最大的遺憾。
其實由郎木寺繼續往若爾蓋、唐克走,可一路進到九寨溝,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路線。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試一下!
第十二天~第十五天:蘭州-西安
又在蘭州花兒青旅住了一晚,一個女生四人間只有我一人,贊!
白天的火車到了西安,依舊住青旅多人間,依舊只有我一人,要不要那么順著我??!
之后在西安呆了三天,去的景點就不多說了,無外乎大雁塔、兵馬俑、陜博之類的,反正我一個按著心情跑來跑去,還夜夜晚上跑回民街,吃完回民街回去還吃砂鍋喝著冰峰做夜宵,次奧吃貨你傷不起!

旅游線路推薦
暫無內容
酒店預訂推薦
暫無內容
旅游景點推薦
暫無內容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