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5429' limit 1孤身闖天竺:一個中國人的印度見聞錄(上)_印度印度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孤身闖天竺:一個中國人的印度見聞錄(上)

孤身闖天竺:一個中國人的印度見聞錄(上)

photos | 發布于2008-07-08 18:01:00 | 來源:轉載 | 目的地:印度
寫在前面的話:前些時候,兄弟貼出了闖印度系列的各個篇章,有些兄弟閑多太煩,我把那些組合片段組合在一起,重新貼出來.希望在下拙劣的文筆能帶大家全面的認識一下印度的方方面面.

  文章比較長,但是各個方面還是分開來表述的,各位朋友可以方便的找自己喜歡看的來看.同時,兄弟希望那些沒看完就罵的朋友耐心看完,然后再動嘴皮子.謝謝..
  斑竹覺得對偶們軍友了解外敵還有點參考作用的,請拋個救生圈.讓它浮幾天.哈哈

  孤身闖天竺之印度印象1

  -----先禮后兵,先講好現象

  工作的原因,公司派兄弟一個人在印度呆了近三個月了,客戶沒找到幾個,郁悶之余就把過剩的精力來觀察這個在西方人眼里與中國同樣神秘的國度,倒有小小收獲。承蒙兄弟們看得起,老要咱介紹一下這邊到底是個啥樣,以便能證實自己心中對它的BS!同時兄弟想想自己在外面混了這么長,留點東西以后回味一下也未嘗不可,就胡亂整了點出來。

  對于印度,兄弟本無惡意,再說他們也沒惹惱兄弟哪一點,所以兄弟干活還得力求客觀公正,爭取再現真實的印度世界。當然,個人視角原因和文化差異的理解會造成事實偏失,但兄弟會盡量克服而保真實,以免弟兄們看后和他人聊天談及時造成笑話。

  有些弟兄已經看過不少描寫阿三的游記,里面透露出濃濃的“咖喱味”,兄弟大體上是贊同的,但也有不少----或者是兄弟和作者處的城市不同,或者是那些作者本來就生活在優越家庭體現不到真實的民生,或者是作者很久前留下的,或者是這邊沒妞泡心中郁悶惡意中傷……反正就是夸張了。

  從阿三的城市建設上看,贊美的說,發展很快,它與中國的發展只相差了5年左右;誠實的說,即使中國原地停頓15年,它也未必趕得上!兄弟從小到大最地道的就是誠實,所以咱還是拿這個來說事來得好。咱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對外歷來是先禮后兵,咱也不能丟了這個傳統,免得顯得小氣,咱先講講它的好處,然后在剖析別的:

  阿三雖窮,但他們的文化層次很豐富也保留得很好,大大小小的宗教數不清。而國家也讓他們自由的發展,決不會因為出現一個新的“牛輪功”組織什么的,就把他們給一鍋端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道場,廟宇什么的,各式風格的建筑體現在一個城市里,倒也魏為可觀,有點百家爭鳴的味道。

  不同宗教的不同文化也直接體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就拿它們的語言來說,光是官方宣布的法定語言就有14種。如果看過印度盧比的話就會發現,錢幣上密密麻麻填滿了15種文字。而非法定的語言據說有1600多種!在中國,我們帶有文字的語言實在太少了,沒有文字的語言也不多,而且還在不斷失傳!痛心中??!——兄弟們不要小看了這點,要知道后工業時代就是靠技術、自然景觀和風俗文化吃飯的。對此,它們的農民估計會比咱的好,可以確保有飯吃了。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阿三們的道德素質倒是普遍比國人高,這是個奇怪的事實,當然,僅僅是道德素質。大概是因為信仰一個宗教后,他們從小就要背誦教會里的經書和教條教規等——估計是類似于中國《論語》的東東,能引導到積極人生觀方面,對人的思想道德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雖然他們這么多窮人和無所事事的閑人天天在大街上晃,討飯的也多得象蒼蠅一樣亂飛,且動則以百萬計的貧民窟遍布在各大城市的周圍。但倒很少發生各種治安事件,連偷竊都很少見!要是中國這樣的話,不要說到處是鼓惑崽拿刀砍人,兄弟我估計連市政府大樓都會給這幫人端了。

  從人的角度看,還有一個比國人好的地方就是它們普遍的英語了。雖然是阿三式英語,但不好總比沒有好。誰叫現在通用語言是英語呢。英語是它們的最主要的官方語言,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大家都知道從小就學習一種語言有多么容易的了,所以在語言方面他們的低廉的教育費用培養出了的國際人才。順便說一點,他們的大學教育很系統很專業的,比起現在國內教育要好多了。誒,可憐了我們的父輩窮半生精力卻讓國家培養成了一個個教育奴,打牌,麻將,游戲個個高手;拿到外面啥也不會,還得從頭來??!美其名曰“活到老學到老”。
  兄弟我看過一篇文字是批評阿三們著裝的,兄弟卻覺得這是它們另一精華所在!特別是它們的女同胞,幾乎每個人都是著它們的民族服裝---紗麗,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在辦公樓里。雖然人的確不好看,但兄弟從沒有覺得它們的服裝難看,相反,打心眼里尊敬她們!一個民族歷經了現代大工業的洗禮還能保持本色,咱不知道除了尊敬還能說什么?!從現在國內的網上零星的看到漢服的出現而得到大家的擁護——無須多言——就可以看得出咱心底對于民族傳統的態度,咱們也渴望能保存點純真的東西不要被世俗的社會污染的。當然,他們也有極搞笑的穿著,甚至是極惡心的,咱以后再慢慢收拾它小樣的。 
  在阿三地盤上,讓兄弟對它們印象最好的是在它們的國慶日!印度是1947年走出英國殖民統治的,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大約是不容易的,它們的歡慶也就很實在了!接近國慶日時,大街上沒有象中國那樣到處搞工程,忙裝修,到處擺花擺草,拉橫條!它們用另一種方法來慶祝他們國家成立的日子:橫條沒拉,街道也沒有專門清掃,唯一和中國相似的是商場都打上了各種打折廣告。但是,只要你和他們交談,你就會發現他們神采飛揚的向你提起國慶日,并告訴你他們會唱歌跳舞,會敲鑼打鼓慶祝??!……兄弟看到聽到這樣的行為,都有點羞愧。場面是我們的大了,但節前搞得工程,幾場大雨下來面目全非;擺的花草國慶沒過就要么殘零凋謝,要么不翼而飛,要這樣的門面自己嫖自己有何用?!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節日的到來,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倍受剝削,有多少“黨員”腰包鼓鼓!與他們發自內心的簡單慶祝相比,兄弟怎么都覺得自己國家象個戲子:(

  還有一點,他們國慶日放假一天,也沒有中國那么“聰明”的加上雙修日來拉動“內需”。即便是放一天假也是不全的。因為放假的當天早上,只要是在印度注冊的、比較大的公司都要召集他們的員工上班,目的只為一個——先把印度國旗在他們的歌唱中升起來!然后才放假!即使是我在的中國公司,一樣要在樓頂升上印度的國旗!這種滋味叫做“又愛又恨吧”。如果有機會在國慶日到了阿三這里,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國旗飄揚和熱鬧的慶祝人群,印象中,其他國家的獨立日好象也都這樣的。惟獨泱泱大國的我們欠缺了。在下強列建議政府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國慶日都要升起國旗;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還要全體員工到場唱我們的國歌升;而日本企業和臺灣企業每個建筑都要掛一面??!

  反觀我們“偉大”祖國的國慶日,已經成了打麻將;去旅游;集體大浪費,大腐敗的代名詞!成了“拉動內需消費”的一個行政調節手段??!兄弟在想:如果沒有了十年一度的閱兵儀式,也許大部分人已把它記成一個值得開心慶祝的普通長假,只是讓自己竭力發泄、盡情瀟灑的生命片段。壓根本沒人會想起這是國慶節!沒有人會打心里意識到這是一個國家成立的日子!是體現民族尊嚴的日子!是一個榮耀之日??!

  也因為他們的國慶日,兄弟突然明白了為什么阿三們總是對自己落后的國家這么自豪,這么熱戀。從這點上說,他們的確是值得俺們尊敬的!

  地球人都知道印度落后,當然除了阿三自己裝糊涂。但在國際財經界,包括火星人在內都知道印度有一項是領先中國幾十年的——他們的金融體制!可能源于英國一脈的緣故,他們在這方面著實了得?,F在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內都是靠偷稅漏稅發家的,他們到了這邊做生意,就發現很難行得通。印度很早就實施了存款實名制,并且大筆資金的流通都通過銀行實現。外國人在印度是開不帳戶的,除非你注冊了公司。付帳時大額帳目幾乎都是用卡,按人民幣計算超過2000元他們就用支票或卡付帳了,上次去買個冰箱,一萬兩千盧比,交錢時看著一刀的鈔票他們竟然不收!說只能接受支票和刷卡!我對那mm饒之以情動之以理,告訴她我們是幫她偷稅,增加他們的收入;又告訴她咱們是國際友人,大家多照顧點,她卻死活不肯,最后還是花工夫去換了支票給她才搞定。

  也許是基于良好的經濟制度,印度本國的大企業容易得到世界銀行的貸款,而中國卻幾乎沒有企業得到過;中國個人也難申請到國際信用卡了。。??赡苁怯每晳T了,兄弟在這邊光顧過那么多不同的店,居然沒發現哪一個店有點鈔驗鈔機的,甚至有些銀行都沒有!

  大家都有體會,如果你在國內辦信用卡在的話,銀行的那些雜碎象防賊一樣調查得晶瑩剔透才給你辦理。而這里他們連普通工人都使用國際信用卡,把兄弟這個被他們視為“有錢人”的老外郁悶得鳥一樣,每次買機票和付帳單的時候都要向他們借卡用:(

  當然,印度怎么說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效仿的地方,現在用西方的民主方式治理國家也有很多閃亮點。比如拿大家都痛恨的一個來說:壟斷企業就沒有中國那么牛,在這里的通信還沒有中國完善的條件下,用手機打電話回國也就人民幣1。5元/分左右!兄弟看過一篇文章說印度打國外7美元/分鐘,估計是這位老大打到掛在地球外面的國際空間站那的,要不就打給嬋娥的吧。還有他們的軟件行業,他們的服務態度……都是可稱贊的,就不一一道來了。

  孤身闖天竺之印度印象2

  ----真正的阿三介紹開始

  沒到印度前,兄弟也算是走南闖北,稍懂點場面的人了。哪料過來后,竟然發現還有個火星般的江湖,原來兄弟在江湖上混還真嫩著呢!掛羊頭就不能賣狗肉,前面羊肉的鮮味咱略知一二了,咱得吃吃別處的味道。咱也不是小雞肚腸存心去??客觀語言盡量展現一個完整的印度罷了。

  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和印度對我們的了解是一樣的少的。不過中國一向不以惡意想象外賓的,所以大家估計他窮但也往好處想它跟中國差不多,只是沒有我們發展快。天知道過來后才發現他們竟然以最大的惡意來揣度中國!電視里放的中國要么是古裝片,要么還是七,八十年代黑白畫面的!搞得有人還以為我們處于令狐沖那個年代,經常有人向兄弟討教“工夫”。而無知的官僚在電視上振振有辭:中國現在情況怎么樣,我們多前就就達到了……我踹他個邪!那個雜碎兄弟現在還認得他。
  雖官方如此,但越來越多的百姓知道中國比他們發達了。在印度市場上,大大小小的商品很多都是“madeinchina”的,中國貨出現在他們能看到的用到的每一個地方;大家都知道像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電器很多都在中國生產,自然也是打上那個標簽,所以有不少人認為那也是中國的名牌,中國在他們眼里一下變成了“先進國家”;像海爾,聯想電腦等在這邊做得比較大,廣告天天打,也是屬于高級品牌的!再加上不少中國商人過來經商,吃住都是不錯,出入有車,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你走在商場上他們一個勁的向你舉起手中的東西“hello,hello”叫個不停,感覺你就是大買家一樣。

  印度人口不少,官方公布的就有11億。但農村的人口很難統計,穆斯林又像生豬崽一樣逛生,估計遠遠超過這個數。國家里這么多的人,工廠企業又很少,怎么辦。。閑逛去!走在街上,到處都是三五成群的閑人,一天到晚無所事事,居然也沒去偷去搶!都不知道他們怎么過日子的。有些婦女小孩就會討飯,千萬不能給,除非你有劉翔的跨欄速度和技巧,要不你沖都沖不出!

  按理說人多了,工作就快,但在阿三這不能用常理來看待的。芝麻大的屁事也一伙人哄在那干,半天也完成不了。就像挖個坑,兩個人在下面拿著個玩具般的小鋤慢慢敲,上面幾個人拿著簸箕裝土用腦袋頂運到別的地方,然后再回來頂。那些雜碎就不會想到用大點的鋤頭一下就搞定,然后用個推車三下兩下就解決了,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有這么先進的工具。

  不但普通施工這樣,連機場里面都這個樣。有段時間比較忙到處飛,那機場里正好建一個小樓,七八個工人在那忙著,動作像電影的慢鏡頭一樣,什么東西都靠用手拿,用頭頂,結果一個月后發現他們才建起半米高的墻??!后來見多才發現,一般的建房,他們除了基礎的工具,幾乎沒有機械化設備。水泥用頭頂,沙漿用頭頂,連運磚頭上樓也是用頭頂……反正什么都是頂!頂!頂!

  兄弟就奇怪了?他們建十層八層的樓要頂到什么時候???

  說到樓房有個很經典的笑話:阿三都是很坐井觀天的,有個中國人到了德里后,他帶著中國人往市中心轉,得意忘形的指著那些最高才十來層的樓:看,那層樓多高??!……看,那些建筑多雄偉啊……中國人回國了,帶了阿三來看看,剛過海關,放眼看去都是摩天大廈,阿三心臟就不行了:天~~~天~~天哪~~~,世界上竟然還有這么高的樓~~~你們~~~頂磚頭上去要頂多久啊……

  阿三什么都缺,惟獨不缺時間,于是就散漫起來了,在中國三天能做好的事情,這里你不催他,得拖你半個月。而且還有個鬼毛病,做著做著就要喝茶——而且無論貴賤都喝!他們一般上午十點多,下午三點多就要集體喝茶,像吸食海洛因中了毒一樣每天搞那么兩次。

  其實叫茶是侮辱了中國的茶文化,因為那水里面加了樹葉,香料,牛奶,還有大量的糖,叫糖水還差不多。兄弟上次在德里時,朋友那里正好叫搬運工搬貨,眼看就搬完了,那些雜碎卻突然跑到一邊慢悠悠的喝起糖水來。朋友叫他們快動手,一個家伙竟然惶恐的嘟噥了一句:humanright!……操。。屁大的活干半天,還跟我講起人權來了。朋友破口就國罵,但也拿他們沒辦法。

  阿三估計是最不守時的人種之一了,要他們幫做什么事情的話,最好都要比國內提前半個小時吩咐,還要再三叮囑才行!傳聞在很多地方,他們上班遲到是正常的,上班早到了才不正常:你來辦公室這么早干什么?有什么居心?于是大家都遲到。而當大家去喝茶時你不喝也是不正常:大家都不在,你自己留下想干什么?!詭秘的邏輯。

  沒看到外面世界前,阿三是很自負的,但看外面好了,心里又不愿意承認人家好。兄弟有個客戶到了中國,兄弟接待他,用“別摸我”BMW把他從機場接回來的。一路上故意問他車怎么樣?高速路怎么樣?樓怎么樣……他都是不動聲色的說:還不錯。好象他印度也是這個樣子,他早習已為常一樣!實際上印度整個國內沒一條象樣的高速公路,整個國家也找不出一條有中國普通四車道的國道一般好的路,更別提和杭滬高速公路相比的路了!而車方面,估計整個印度BMW加起來也不會比杭州市一個余杭區多。那家伙在中國嘴硬,回國后見人就吹:在中國坐寶馬兜風,住的是高級酒店,吃的怎么樣,用的怎么樣……搞得其他人看到兄弟都尊敬得不得了,以為兄弟就是個大款,其實咱一個窮打工的比他窮了不知道多少倍!
  因為自負,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底細,他們就搞出很多名堂了。在電視電影里你看到的都是美女帥哥,建筑,背景也漂亮得不得了,感覺好象個個家庭都是金領一族似的!實際上找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會比中國中部城市南昌好,更不要和別的沿海城市比了。連德里都到處是破破爛爛的,市中心都不例外,估計為了面子電視里的外景都是到別國去拍的。

  不得不提提他們的電視電影,大家都知道印度歌舞劇很出名,實際上是他們除了歌舞劇根本就沒別的看了!每個臺除了新聞和轉播Amerian片,就是唱阿跳阿的。連連續劇也一樣,少數的對白后,一但主角高興了,他就唱歌跳舞;失戀了也開始唱跳;見朋友了還是唱跳;連家里死人了還是一大伙人唱歌跳舞……¥#¥%—%……真是服了這些雜碎了!
  而無論是做廣告還是拍片,里面的人都是漂亮的白人。雖說有白色人種,但兄弟到印度這么久還沒發現過幾個白人呢!兄弟也不是有顏色種族偏見,客觀的說非洲的兄弟比他們還耐看點,起碼人家黑得比較純。而這里的人是黑中帶灰,灰中帶黃,視覺效果真的不爽。所以看他們大部分人穿衣服真是難看,好衣服都被襯托得很舊很臟的樣子,人就顯的比較乞丐了。他們就得拿那微不足道的白人出來,估計白人占總人口不到百萬份之一,但卻占了99。9%的屏幕!世界都被它騙了。要說中國造假世界聞名,那咱在阿三面前還得磕三個響頭叫聲:師公!可惜那些死老外豬頭竟都沒有看得出來。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很多有錢人都是開著破爛的車子,用我們幾年前就不用的手機,穿著也好不到哪去,吃得也很簡單,看起來很實在。街上雖然也有日本車,歐洲車。但更多的是他們自己本國民族工業——TATA集團產的車,看起來還不如我們的奇瑞好,但很多有錢人就開這車,說明他們在這方面的素質意識的確是比國內大多崇洋媚外的國人好多了。

  孤身闖天竺之印度“美女”

  ----注意:此篇將要顛覆很多人心中對阿三的印象!!

  估計很多人對印度的了解不外乎三個:最經典的是《大話西游》里提起的印度阿三;其次是傳說中印度---神油;然后就是印度美女了。

  到印度沒有直接的航班,兄弟跟著老板選擇的是到泰國曼谷轉機的(估計是因為62年那一架結下的梁子,到現在還要死撐.哈哈)。拿到機票時除了興奮,一個全體男性同胞共有的想法就出現了——都說印度美女漂亮,而空姐又是美女中的代表,兄弟這回可要好好研究一下她們的空姐了。正好,老板選擇的是印度航空公司!期待啊……

  在蒲東機場等待該航班時,除了我們三個中國人,周圍大部是半黑半土的印度人,剩下就是滿臉絡腮胡的穆斯林和頭上戴大叉燒包的錫克族人。。不由得想起了基地的恐怖分子,兄弟怎么看這幫人就怎么象,會不會這么不巧搞到中國來了?

  心里登時咯噔起來,腦子也凈是飛機爆炸的場面,所幸的是兄弟沒考慮到自己會犧牲,只是在炸到海里然后和一個漂亮的mm一起游到無人小島……正在得意的yy中,開始登機了。

  眼前艙門正是一個印航空姐mm,不過看樣子應該叫做大嫂。奇怪,難道走錯了?那是一個又黑又胖的孫二娘??!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吧:(這和兄弟想象中的印度mm差幾個光年的距離??!不過看她一身的紗麗,應該沒錯。走進去后,迎面而來又是一個孫三娘!顧不上找座位,趕緊放眼掃視,空嫂竟全都是穿紗麗的孫二娘,男的倒還入眼點。難道真是為了炸飛機不放漂亮的mm上來??兄弟脆弱的神經再受打擊。。怎么回事嘛?!不過沒暫時沒心思去想這個,兄弟外語差,滿腦的疑惑沒解除,就趕快拿文曲星查菜單上的單詞,要不呆會吃飯叫了八份湯上來當飯吃(別笑話,第一次出國)老板會把兄弟直接扔出機艙的——當然,后來才知道根本沒必要折騰這個。

  空姐都這個樣,這顯然跟咱認識的阿三不吻合嘛!于是兄弟自作主張的想,難道是阿三們做人很厚道,實行能者上崗政策,不用漂亮空姐來搞色情招商!想了幾遍自覺得比較滿意,還挺佩服他們“以人為本”的政策的,就安心睡了。后來事實證明,兄弟還是錯了!

  飛機上這樣子,到了別的地方也一個樣!開始的時候兄弟每次到機場或大型商場時——這些歷來都是漂亮mm必爭之地。咱都集中十二分精神仔細搜索,盼望能找到傳說中的ppmm,好回去給弟兄們一個交代,可每每總以失敗告終。機場、商廈、大街小巷大部分是塞滿了黑黑胖胖的印度大嫂,咱也沒刻意帶有色的眼睛看人家,只是——

  穿著上確實不妥了(當然,不是指她們穿紗麗不好),她們穿的紗麗其實是一整塊很長的類似床單的布從上到下一圈圈繞下來的。上下裹牢了,肚子部份是不裹的,這樣一圈圈又黑又肥的肉就在你面前晃阿晃的,就是傳說中的“車輪胎”。再堅強的男人都??的,讓兄弟不得不一吐為快。難看不是你的錯,可大白天出來嚇人就不對了。我開始有點明白當年釋加摩尼為什么能靜坐修行幾十年,最終得悟正果了。

  著紗麗的一般是結婚后的女人,年輕人就沒講究這么多,牛崽褲,T-恤隨意的穿,人也不胖,有些穿紗麗的也挺耐看的,但總的來說也是換湯不換藥,在你面前晃三晃能讓你鋼筋變稀泥。她們在結婚后就多半得穿紗麗。不過能將床單穿成衣服,不失為一門藝術了。

  還有一種女的全身上下一襲黑袍,除了眼睛啥也看不到。如果拍夜行人電影的話連裝都不用化,直接上場!這就是穆斯林的女人了。她們的小孩子是不用包得象粽子一樣的,但成年后就得把全身裹起來,家教嚴的話連手腳都不能露給別人看。

  兄弟專門為此問了穆斯林的朋友,他做了很令人震驚的解釋:這是為了維護自己丈夫的尊嚴!因為女人的身體只能給自己的丈夫欣賞和享用的,讓別人看了不但丟了丈夫的臉也丟了自己家族的臉——居然有這樣的說法!大家不要以為他來自太空、不了解地球情況。事實確實是如此的。兄弟們是不是都想找這樣的人老婆了?哈哈,看看完再想。
  順便介紹一下穆斯林這方面的文化,她們女的成年后必須著黑紗的,一直到死去(當然,隨著社會發展,有些家教不嚴格的就開始把臉露出來了,或結婚后老了也沒這么講究,但很少且頭發還是不能露的),穆斯林絕對禁止婚前性行為的,發現后要受20鞭撻之刑;并且從此后奸夫只能娶淫婦——即不能找處女或處男結婚了。而婚后偷情則更絕對禁止,發現者即受族人亂石擊死之刑!但考慮到男人需要這點,他們又立另一條教規:男人最多可以娶到四個老婆。條件是對每個老婆必須平等,今天在大老婆房間,明天就得到小老婆房間……聽起來蠻搞笑的,但也夠恐怖,估計剛才有那個心思的同志現在不敢有了吧。。哈哈。。。

  那么傳說中的美女哪去了呢?電視,電影里的美女的確都很漂亮,并且人數也不在少數。難道都是借來的?兄弟我也不知道,自身經歷是從德里跑到南部都沒見過一個好看的。只是聽說印度北部的幾個邦,那里盛產美女帥哥,大抵都出自那里吧,但沒核實過,不好發表意見。

  孤身闖天竺之印度交通

  ----世界絕無僅有牛車交通

  從飛機上下來,馬上就找到了讓兄弟BS阿三的理由——這哪象是一個國家首府的國際機場???!除了多幾條跑道外,其建筑部分連國內大城市里稍好點長途汽車站都不如!走進去一看果然沒什么料,大廳不是現在流行的棚式結構,還是原來老式的矩形水泥建筑,里面感覺很擁擠破舊,雖然也沒有頭上飛蝙蝠那么夸張,但即使和國內的普通機場相比還是差了幾個檔次。跑到外面看確實還不比中國普通小城市的火車站!但它還是挺大的。

  后來在阿三國內乘機多了,每次BS完他們,兄弟就要罵國內當官的雜碎,人家機場雖不好,但功能一樣不少,機票還很便宜,服務很到位,錢花到了客戶身上;國內搜刮了民脂民膏,一個破爛市就建起國際化機場,但票價貴得要命,里面商場賣東西的標價好過搶銀行,乘客在服務員面前就象少了她們錢一樣,每每被兄弟BS那些賤人。

  出來門口,更壯觀的場面出現了。。。機場前的廣場巴掌大,但擺了一片黑壓壓的車,絕大部分是80年代以前的破車。少數估計還是他們父親的父親留下來的。你要開輛QQ放在這里,那絕對不是一般的搶眼!簡直是豪華車!稍遠的地方是成群的三輪車,后來才知道這是阿三國內重要交通工具,咱稱之為—崩崩。要命!這可是一個國際機場??!

  來接我們的客戶老早等著了。他的司機來幫兄弟推行李,咱還以為碰到乞丐搶包,不由一陣緊張,死死護??!直到那客戶告訴我是他的人,兄弟松了口氣仔細打量了那位老大,看起來有三四十歲了,可身上穿著件臟不啦嘰的卡通童裝,工人褲,套了雙不知道哪撿來的拖鞋,不化裝都比周星星演乞丐還形象!竟然是給老板開車的??估計是看到我們的迷惑和驚異,客戶下午就把他解雇了,換了另一個看起來比較順眼的司機(印度司機是臨時顧的)。

  車開到外面,另一景象又讓兄弟大開眼界——在機場的出入口,郝然擺著四個用沙袋堆起的戰壕!左右各兩個,而里面居然真的有兩個士兵,擺著7。26mm的機槍對著路中間!老板對此似乎見識過了,淡淡說了句,那是戒備的。我的天哪,世界上竟然還有國家會在機場擺起戰壕機槍的!這時兄弟才記起在機場里的警衛人員都是抗著長槍短炮真家伙的,看樣子好象是美式裝備。

  后來湊巧去乘了一趟印度國內唯一一條的地鐵,發現里面也是擺起沙包架起機槍的,巡邏的警衛也都拿著馱大的真家伙。進去的時候還要過安檢門!然后讓旁邊的士兵從頭到腳搜身一遍才能進去!兄弟當時給他們逗樂了。哈哈直笑,這里發生的一切真是太娛樂性了。不過地鐵倒還先進,和上海的差不多,這是兄弟在印度看到的最接近中國的地方了。隨著走的地方多,兄弟還發現他們的警察局,橋梁旁,重要部門周遍都用沙袋堆有戰壕的,莫非真給中國在62年揍怕了,哈哈

  從車上望去,兩邊都黃黃的土地,偶爾出現一片片的貧民小棚屋。幾乎找不到什么建筑和工廠,快進市區時才陸續出現。他們的公路幾乎是不畫線的,反正畫了也是白畫,公交車,小車,三輪車,摩托車……都堆在一起,哪里有空擋就往哪里鉆,似乎是車就可以上路的。而且因為土地是私人財產,土地擁有者不允許就不能修,所以大部分的路都是彎彎曲曲的,幾乎沒有一條直的路!給個門牌號你去找,半天你也摸不著頭腦。路邊,路中還時不時來個廟阿,小神殿什么的。說是廟其實就一破爛房子放上幾個象鼻泥人,畫上各種色彩,再掛上點布布條條的,在國內肯定被當廁所用都沒人進。

  有一次到客戶那里,車堵住了,坐在車里懶得看外面,反正也沒什么可看的。突然一個巨大的車輪從車窗前晃過,沒等我反應過來,巨大的車身也過去了。。等等。。。有點不對勁。仔細一看,車輪車身都是木頭結構的,車上是一大堆的草,再往前看,兄弟又樂了——是一頭牛!這是一輛大牛車,可是卻跑到城市主干道上來了!而且還優先通行了。怎么這么多離奇的事情啊,我都要瘋掉了!后來也經常能看到牛車的出現。
  正因為什么車都能上路,還一個勁的亂搶道,磕磕碰碰是少不了的。在這點上他們是特有風度,碰到了,大家搖搖頭,擺擺手就ok了,經??从心ν熊囋诼分虚g開著開著就倒下去了,兄弟很奇怪這樣了都沒見人受傷?!而你在街上是幾乎找不到一輛完整的車來的。

  阿三開車的技術也高,一個盡的找空子亂串,往往在兩車車頭要相交了才一下子錯開。里面的音響還開得老大,高潮處還扭起屁股來,時不時跟著狼嚎幾句,往往出乎意料的方向盤一把,一輛大車就從你身邊檫過!在這樣的路上走,幾年下來,再大的風雨也動搖不了你堅強的心臟了:)

  更絕的是,他們車很多都沒有后視鏡的,在印度買車那東西是選配的。反正多出了個耳朵就經常被搽掉,他們干脆就不裝了!開起來還電掣風馳,都不知道那些雜碎是怎么開的?

  據說出租車最多就是在孟買了,不過印度的出租車只能用“古典”來形容,跑在街上的大部分是圓頭圓腦那種只能在《上海灘》里才能看到的車。你要開一輛在中國街上,沒準別人還以為你在拍古裝戲!真難為他們還能開得飛快。印度政府一直在叫囂要讓人們只記住孟買而忘了上海,兄弟們聊天的時候就一句:什么時候把那50年代的蟲車換成QQ再和咱們吹。

  其他城市基本是是三輪車——即崩崩為主。。難得可貴的是,上面居然安裝了記費表,又是一大奇觀。這東西有點很不好,阿三喜歡在車上畫上花啊,鳥阿,蟲啊什么的,顏色也亂抹。往往一個紅后就一個綠。兄弟每次看到后就想起:紅配綠,賽狗屁這話來。不過這還是最壞的——有些雜碎還在上面畫滿了各種符,看過去象靈車一樣,車多的時候街上好象堆滿了靈車,看得心里那個寒??!

  不過更王道的還不是那些,而是他們的公交車和火車!

  公交車是很大的,但是看起來很眼熟,仔細看看,感覺就是二戰時候用來運送盟軍戰士的軍車改裝的,連窗上的鋼條都沒有改。這還不足以驚嘆國人,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公交進比較小的站臺時,竟然不停車的,人就從老高的車上跳下來,隨車跑幾步緩沖慣性;同時上車的人跟著小跑一段然后然后猛的蹦上去!奇怪的是旁邊飛馳而過的車竟然一個也沒有撞到他們??鋸埖氖腔疖囈彩且粯?,車開的過程中都是開著門的,到站的時候客人就趕緊把行李扔下來,然后在往下跳,上車的也趕緊做同樣的動作!誰說只有中國有鐵道游擊隊??要是阿三干起這行,決不比咱差的。

  兄弟很想去嘗試一下這樣跳上跳下公交和火車的滋味,但始終沒機會,終究是遺憾。
旅游線路推薦
【蜜月婚慶】塞舌爾海灘叢林夢幻婚紗攝影4晚5日游0

元起

酒店預訂推薦
暫無內容
旅游景點推薦
暫無內容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