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瀏覽

【原創】祝福祖國,永遠慰藉心靈的感動

[ 2013-10-06 16:49: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祝福祖國!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81)

高高的太子山

[ 2013-07-22 02:16: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高高的太子山!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62)

寫給母親

[ 2013-05-17 10:52: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在崇尚道德文化修養的今天,人們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對母親的祝愿與贊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從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生命中就傾注了無私的愛,這種愛任何人也無法替代。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也給予了生活的一切。小時候,母親的愛是成長的呵護;長大后,母親的愛是深深的囑托;深造時,母親的愛是希望的延伸;成家時,母親的愛是一種人生的醒悟。偉大的母親之愛,永遠流淌在我們的心中,激勵一生,相伴終生。
母親對兒女的撫養職責,兒女對母親的贍養義務,都是一種恒古不變的信條,也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付出的多少就看回報的誠摯給予; 母親的付出永遠大于兒女的孝敬,也是心甘情愿給兒女的饋贈。
母親是大樹,為我們遮擋煩惱;母親是清風,給我們柔柔的關懷;母親是河流,孕育了我們的生命;母親是港灣,是我們溫暖的歸宿.。萬千話語之間飽含著殷切的希望,舉手投足之間表現著濃烈的關愛,眉眼顧盼之間隱藏著深深的思念。無怨無悔是母親的付出,豐收碩果是母親的微笑,澎湃江海是母親的辛勞,深情士地是母親的厚愛.。
母愛是和煦的春風,吹拂歲月的天空;母愛是綿密的細雨,滋潤人生的原野;母愛是潺潺的溪流,滌蕩塵世的喧囂;母愛是溫暖的港灣,呵護漂泊的航船;母愛是花朵的芬芳,彌漫遙遠的天涯;母愛是動人的風景,慰藉成長的心靈。雨天里,有母親撐起的雨傘;道路上,有母親填平的泥潭;口袋里,有母親塞著的余錢;菜香里,有母親灑下的食鹽;衣服里,有母親縫補的絲線;遠行時,有母親濕潤的眼簾;電話里,有母親最美的語言。小時候,跟隨母親的背影,碎步踉蹌;成長時,引領我們的視界,向著陽光;求學時,背著母親的期盼,踏進課堂;工作時,滿載母親的自豪,有人說:孩子總是很小,藏在母親最柔軟的心里;孩子總是很冷,捂在母親最溫暖的懷里;孩子總是粗心,掛在母親最嘮叨的話里;孩子總是優秀,隱在母親淺淺的笑里;孩子總是很忙,一直生活在母親的等待里。每一次倔強,母親都包容;每一次抉擇,母親都支持;每一次成功,母親都高興;每一次失敗,母親都鼓勵;每一次夢里都有母親愛的微笑,每一次醒來都有母親愛的氣息。母親,你的雙眼是永生難忘的清泉,你的雙手是無限溫柔的宇宙,你的胸膛是永恒明媚的天堂,你的發絲是我永遠不變的牽掛。
五月的天空映著晴朗的蔚藍,那是母親濃情的渲染,五月的陽光撒著明媚的溫暖,那是母親懷抱的臂彎,五月的鮮花綻著耀眼的燦爛,那是母親不老的容顏,五月的微風裹著繾綣的柔情,那是母親關愛的恒遠。是歲月染白了你的黑發,滄桑雕琢了你的臉頰,光陰折射了你的年華,時光書寫了你的無價,夕陽下你等我歸家,幽燈下你滿是牽掛,晨曦里你開始洗刷,一生中你支撐著家。成長點滴,處處是你的蒼影香韻,人生軌跡,滿滿是你的默默給予。
岳母剌字,孟母三遷,母愛如山,亙古不變;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恩情似海,永銘心間;游子遠行,萬水千山,慈母心牽,春暉延綿。兒時,母親是樹,為兒女遮當風雨,讓兒女有所依靠;年少時,母親是標竿,為兒女指明方向;讓兒女健康快樂成長;成年時,母親是溫暖的港灣,無論孤單寂寞有你就有家。
母愛是一種暖暖柔和的光輝,一種圓潤不膩耳的音樂,一種淡定深厚的從容,一種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大氣,一種不會喧鬧永遠溫馨的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卻高不可攀的高度。
母愛如山,母愛似水,母愛無邊。飛針走線,用愛編織無盡的思念;縫縫補補,用情填補生活的欠缺。針眼密密,期盼游子歸程;母愛如水,永遠閃耀著歲月的光輝。十月懷胎,母親不容易;呱呱墜地,母親最辛苦;孩子長大,母親最勞累;兒女成才,母親最驕傲。
母愛是迷惘時的苦苦規勸;母愛是遠行時的殷切叮嚀;母愛是無助時的慈祥微笑;母愛是跌倒時的鼓勵之聲。母愛像一杯香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母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母親,是一杯甘醇的美酒,品上一口暖卻心頭;母親,是一壺淡香的清茶,喝上一杯難解鄉愁。母愛如天空般蔚藍,給了我們翱翔的空間;母愛如太陽般溫暖,給了我們人生的燦爛;母愛如海洋般深湛,給了我們停泊的港灣。走過千山萬水,看遍紅塵紛擾,歷經風風雨雨,嘗盡酸甜苦辣,唯有母親的關懷不曾動搖。時光荏苒,我們在母親溫馨的撫愛中長大成人,母親總是把一縷縷溫暖及時輸送給我們,讓我們在紛雜的塵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純真。
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丑。世界上最大的愛莫過于母愛,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美德。父母給我們的愛從不奢求回報。今天,我們要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母親是值得我們最為感恩的人,只要這樣,我們就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但父母的恩惠我們一輩子也難以報答。我們只能讓父母過得快樂些,身體健健康康,少些兒女操心,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21)

甘肅古動物化石《從龍到獸-大滅絕與大演化特展》震撼臺灣

[ 2013-04-05 22:49: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甘肅古動物化石《從龍到獸》首次在臺灣展出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73)

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榮獲國家地質公園稱號

[ 2013-02-27 10:28: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最近,正在建設中的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保護項目被國土資源部正式命名為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這也標志著和政古生物化石有了國家級稱號。
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位于臨夏盆地東南部,盆地以南山區出露石炭紀(距今約3.5億年)、二疊紀(距今約2.8億年)、三疊紀(距今約2.3億年)地層,以北出露第三紀和第四紀地層。在地質公園發育良好的晚新生代連續沉積地層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以古動物化石及其產地為主,以地層剖面、溶巖地貌、水體景觀為輔,與豐富的民間文化、秀美的自然生態為一體的國家級地質公園。2009年8月,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項目獲得國家批準建設,規劃總面積263.8平方公里,總體布局以縣城為中心,涵蓋兩條化石點主要分布帶和兩個園區及六個景區,建成國家級古生物化石保護與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甘肅和政共發現化石出露點50多處,分布面積達700多平方公里。境內蘊藏的化石屬新生代晚期晚漸新世的巨犀動物群、中中新世的鏟齒象動物群、晚中新世-上新世的三趾馬動物群、早更新世的真馬動物群,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其中鏟齒象、三趾馬化石儲量和已采集的頭骨化石標本數量均為歐亞大陸之首;以“和政”命名的“和政羊”化石屬于世界獨有種群,不僅填補了我國古哺乳動物化石收藏中的一個重要空白區,還為研究我國新生代晚期第三紀古地理古氣候演變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政古動物化石數量之豐富,種類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見,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地球氣候環境變遷和古生物演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證,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筆不可復制、無法再生的自然遺產。
近年來,甘肅和政緊緊圍繞省州發展戰略和發展思路,立足縣情實際,深化縣情認識,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堅持“旅游主導、基礎先行、項目支撐、城鄉并重、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全力實施“旅游提質、產業延伸、項目對接、城鄉聯動、民生保障、生態保護、教育奠基、平安建設”八大工程,統籌推進經濟建設、生態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積極打造“化石王國、世界和政,綠色明珠、生態和政,花兒故里、人文和政”三大品牌。2009年和政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項目獲得國家批準建設。三年來嚴格按照地質公園建設要求和驗收標準進行建設;并多渠道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將流散于民間的3萬多件古動物化石依法征集,集中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收藏、修復和保護。同時,邀請中央電視臺拍攝制作了《石破天驚的秘密》《黃土下生命的印痕》《百科探秘——史前動物園》等地質遺跡保護宣傳片,在各大電視媒體上進行了播放;出版了國家地質公園畫冊、少兒科普讀物等科普資料,開發了鏟齒象、和政羊等科普地質標本和地質公園紀念品。先后建成了古動物化石博物館1、2號館和古動物化石博覽苑,及時完成了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并按規劃要求全面建設完成樺林古動物化石保護館主體、地質公園主副碑、標示系統制作等地質公園建設內容。還對全縣50多處化石出露點開展了亂采濫挖化石清理整頓活動,對盜挖、販賣古動物化石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從源頭上杜絕了化石的亂采濫挖行為。
目前,甘肅和政正在舉全縣之力積極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以全面提升古動物化石保護展示服務水平,進一步打響“化石王國,世界和政”品牌,讓古動物化石這一彌足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走向世界。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15)

寧河“十三節”

[ 2013-02-22 23:37: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寧河“十三節”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97)

紅紅火火過大年

[ 2013-02-08 22:14: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爆竹聲聲辭舊歲,紅紅火火過大年。
  在中國,再沒有比過大年更令炎黃子孫開懷沉醉和欣喜若狂的了。
  一年之中,中國的傳統節日頻頻接續,什么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唯有延續不衰的傳統春節獨占鰲首尊為大,民間故稱“過大年”:更歲之交夜融融叫“大年三十”,正月初一節氣濃叫“大年初一”,走親訪友送祝福叫“拜大年”,正月十五鬧得歡叫“大年十五”??梢?,中國過大年的方式豐富多彩,習俗源遠流長。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被稱作為“年”的怪獸,個高如牛,力大無比,吼聲似雷,跑動象風,本性兇殘,每到隆冬季節就出來進莊騷擾,食人傷畜,弄得百姓惶惶不安,無寧靜之日。天神只好把“年”鎖進深山,只許每年臘月三十晚上放出來找東西吃,以示懲罰。一次,“年”跑出來沖進一個村子,恰巧有兩個牧童正比賽甩牛鞭,“噼噼啪啪”的響聲驚得“年”暈頭轉向,扭身就跑,又竄到第二個村子,迎頭瞅見一家門口晾曬大紅衣服,又懼怕逃命,一口氣奔到天黑,又偷偷的鉆進了第三個村子,抬頭看見農家屋舍燭光通明,頓時頭暈目眩,逃之夭夭。從此,“年”一頭扎進了深山,再也不敢露面,人們便用燃放煙花爆竹、貼春聯、點紅燈的方式驅妖逐鬼,對付怪獸,謂之“過年”。久而久之漸漸形成了一種傳統風俗。
  傳說歸傳說,雖不足為據,但卻為春節的來歷增添了神話般的色彩。其實,“年”只是表示歲序更迭。古時候,人們把五谷皆熟周期為“年”,并通過天體運行觀測確定歲時節候,在夏朝就產生了夏歷。據《史記》記載,夏朝以正月初一為歲首,稱為“年”,至今也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民間“過大年”,實際上從臘月初八便開始。到歲末俗稱“小年”。吃過臘八粥,人人忙不休:掃房間,洗床單,打發灶爺上了天;辦年貨,貼對聯,里里外外購置全。臘月三十為歲末,家家戶戶忙忙碌碌蒸餃子做年飯喜迎新春,全家人團團圓圓敘舊話圍攏看電視徹夜不眠,如今為闔家守歲賦予了新的概念。大年初一大拜年,走親訪友相互祝福,伴著喜慶的溫馨,舉杯痛飲香馥的美酒,人們如醉如癡在新年的歡樂氛圍中,享受著生活的甜蜜!
  過大年最歡樂莫過于“鬧”。鬧新春,鬧社火,鬧花燈,特別是正月十五以象征圓滿的元宵節為“鬧元宵”,把守大年的大喜大慶推上了高潮。直到“大春?!眲褶r才為過大年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飽含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深層意識的過大年里,人們歲歲年年恭喜發財的祝福上,互道吉祥的大拜年上,維系著中國無數個家庭骨肉間的情結,交融成炎黃子孫千百年來不可分離的凝聚力。
  過大年,過大年!大紅的鞭炮響起來,大紅的燈籠掛起來,大紅的福字貼起來,大紅的中國富起來!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25)

用甘肅地名命名的和政化石標本

[ 2013-01-13 23:01: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用甘肅地名命名的和政古動物化石標本。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86)

和政古動物化石首次赴臺展出

[ 2012-12-31 00:02: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2012年12月29日,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為臺灣參展準備了一年多的69件化石標本,全部拆卸、清理并打包裝箱完畢,裝車當日啟程赴臺參展。
甘肅和政地區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產區,迄今為止,和政古動物博物館館藏標本已達3萬多件。本次遴選赴臺參展的69件古動物哺乳化石標本,分別出自距今約1100萬年的中中新世、距今約700萬年的晚中新世和距今約260萬年的早更新世,包括鏟齒象、三趾馬、薩摩獸以及該地區獨有的和政羊等古動物化石;本次赴臺的展品中最獨特、也最值得觀賞的是一組鏟齒象的頭部化石,共有10個,分別展現了這種生活在距今約1100萬年前的大型動物從3至4個月到40歲之間的頭骨發育形態。代表了和政地區在古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將于本月底開始被分批運赴臺灣,為明年三月開幕的“從龍到獸”古生物化石展做準備。
據了解,這將是和政化石首次走進臺灣,前期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準備工作。展覽將于2013年3月29日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幕,共持續6個月,期間還將赴臺北展出。和政古動物化石標本首次赴臺灣展覽,對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315)

臨夏,歷史的沿革與變遷

[ 2012-12-25 09:14:00 | 作者:鄧仲祥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臨夏歷史悠久,是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戰國時,現市境為罕羌候邑,后秦國滅罕羌候,置縣,市地屬之。西漢初,建枹罕縣,屬隴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枹罕縣改屬金城郡。東漢建武十二年(36),撤金城郡,枹罕縣又改屬隴西郡。中平元年(184)十一月,枹罕宋建割據自立,建元置百宮,號“河首平漢王”。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將夏侯淵討滅宋健。三國時,市境屬魏枹罕縣,初轄于秦州隴西郡?;莸蹠r,市地屬枹罕護軍。黃初年間枹罕縣屬雍州隴西郡。
西晉永晉年中(301-302),枹罕縣屬晉興郡市地屬之。十六國時,前涼張駿太元二十一年(344),分涼州地置河州,河州之名自此始。枹罕屬河州興晉郡,州、郡均治枹罕??h治設于今臨夏市境。前秦建元三年(367),枹罕屬前秦涼州,州治枹罕;建元七年(371),枹罕屬河州興晉郡,州、郡增治于枹罕。西秦太初二年(389)枹罕屬乾歸分設之北河州、北河州,仍治枹罕。后秦弘始二年(400),姚興攻西秦取枹罕,屬河州,州治枹罕,仍歸乞伏氏統轄。西秦更始九年(409),乾歸復奪地興國。西秦熾磐永康元年(412)十月乞伏熾磐自譚郊遷都于枹罕。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被夏攻滅,西秦亡,地歸吐谷渾。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河州為枹罕鎮。北魏太和十六年(492),撤鎮復置河州。西魏復置枹罕縣,屬河州枹罕郡,州、均治枹罕。北周如西魏制,枹罕縣仍舊。
隋開皇三年(583)廢枹罕郡,枹罕縣屬河州,州治枹罕。大業三年(607),河州改枹罕郡,枹罕縣屬之。隋末為金城校尉薛舉所據。唐武德元年(618),平李軌復置河州,轄枹罕縣,治所枹罕。天保元年(742),改河州為安鄉郡,轄枹罕縣。寶應元年(762)福柑為吐蕃占領。北宋初,吐蕃王族后裔角廝玀之孫木征據河州。熙寧六年(1073),王韶率宋軍收復河州,置枹罕縣,屬熙河路。在州西一十五里置閻精堡(今枹罕拜家莊古城址)。熙寧九年(1076)省枹罕縣,縣地屬河州安鄉縣。州治遷寧河。南宋初因之。金天會九年(1131),金取河州?;式y二年(1142),州治枹罕,屬熙秦路總管府。貞元二年(1154)復置枹罕縣于河州治。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枹罕縣屬臨洮路。
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蒙古攻占河州。初屬陜西行中書省鞏昌路。蒙古汗國憲宗三年(1253)在河州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元六年(1269)河州改河州路,省枹罕縣,地屬安鄉縣,吐蕃等處宣慰使司、河州路均治枹罕。明洪武四年(1371),廢縣置河州衛,屬西安行都衛。六年(1373)置河州府轄安鄉縣,市境屬之,州府治今市區。七年(1374)七月,置西安行都衛置于河州,十年(1377)分河州為左、右二衛,屬陜西行都志輝使司。十二年(1379)七月廢河州府并安鄉縣。并河州左衛于洮州,升右衛為河州軍民指揮使司,統管軍民,治今城區,仍屬陜西都指揮使司。成化九年(1473)十二月,復置河州,屬陜西臨洮府,改河州軍民指揮使司為河州衛。
1956年11月,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1958年12月20日,國務院決定,撤銷臨夏縣、永靖縣建制,將兩縣區域劃歸臨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復臨夏、永靖縣建制。1973年12月15日,甘肅省革委會通知,執行國務院1964年6月5日“撤銷臨夏市,將行政區域劃歸臨夏縣,縣址設在韓家集鎮”的決定,撤市并縣,但縣址由韓家集改遷臨夏市。1983年8月31日,國務院批復恢復臨夏市建制(縣級),以原臨夏縣的城關鎮及城關、折橋、枹罕、南龍四個鄉為臨夏市的行政轄區。
臨夏是溝通中原與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古絲綢之路南道之要沖,唐蕃古道之重鎮,享有“河湟雄鎮”之美譽,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這里交錯伸展,形成了當年商賈云集、一派繁榮的茶馬互市,被贊譽為“西部旱碼頭”。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15)

首頁 上一頁 123 下一頁末頁

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瀏覽

導航

歸檔

我的簡歷

  • 昵稱:鄧仲祥
  • 注冊日期:2012年11月26日
  • 城市:甘肅臨夏

公告

歡迎光臨我的博客!

最新回復

  • 暫時沒有回復

統計

  • 訪問人數:10705 人
  • 創建時間:2012年11月26日
  • 發表文章:23 篇
  • 上傳相片:0 張
  • 回復總數:0 篇
  • 閱讀總數:5188 次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