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1331' limit 1環游世界:全球瀕臨消失或已消失的奇跡_埃及埃及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環游世界:全球瀕臨消失或已消失的奇跡

環游世界:全球瀕臨消失或已消失的奇跡

湖南百事通國際旅行社青園營業部 | 發布于2012-08-30 16:47:00 | 來源:中國網 | 目的地:埃及

【點睛】公元前3世紀,昂蒂帕克總結沿途所見的7處最偉大的人造景觀,稱它們為“世界七大奇跡”?;蛞蛱鞛?,或為人禍,世界七大奇跡如今大都灰飛煙滅。令人扼腕的是,這樣的事情仍在發生。

 

 

埃及盧克索神廟(luxor temple)

 

盧克索神廟,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里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位于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盧克索古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羅河東岸的卡納克神廟(karnaktemple)和盧克索神廟(luxortemple)。盧克索已成為一座現代旅游城市、埃及的旅游勝地,那里彌漫著一股節日和歡快的氣氛,位于市中心的廟宇神殿給盧克索打上了特殊的標記,每年都有幾十萬游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盧克索神廟具有令人驚嘆的雄偉氣勢,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嚴,置身于其中會使人暫時忘卻時間的流逝,神思萬千。這里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諾菲斯三世完成的,后來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門和庭院,并在門口豎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現存三尊。廟內原來有兩座尖方碑,其中一座被穆罕默德·阿里送給了法國,現在巴黎協和廣場。

消失原因:不斷上漲的尼羅河水正在威脅盧克索和卡納克的神廟。由于該地區附近的農田習慣粗放式灌溉,尼羅河水水位上漲,加上最近10年來,建筑鹽堿化程度加深,盧克索擁有幾千年歷史的神廟群正被不斷侵蝕。

 

伊拉克巴比倫空中花園

 

巴比倫(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幼發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與古代中國、印度、埃及齊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巴比倫意即“神之門”,由于地處交通要沖,“神之門”不斷擴展,成為幼發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兩河流域的重鎮。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亞最繁華的政治、經濟以及商業和文化中心,這里還曾是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的首都。

古巴比倫城垣雄偉、宮殿壯麗,充分顯示了古代兩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幼發拉底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城,城內的主要建筑埃薩吉納大廟及所屬的埃特梅蘭基塔廟,高達91米,基座每邊長91.4米,上有7層,每層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磚砌成,塔頂有一座用釉磚建成、供奉瑪克篤克神金像的神廟。據說,這就是《圣經》中耶和華變亂人們的語言,致使人們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別塔。城內古建筑精華之一的“女神門”,高12米、寬近20米,門墻鑲嵌著形象生動的釉彩動物圖案,還有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的“空中花園”,引人注目的人與獅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興建宏偉的城市和宮殿建筑聞名于世,他在位時主持建造了這座名園。相傳,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采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臺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并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墻環繞。王妃見后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珊瑚礁

 

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游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該島由于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于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游客絡繹不絕。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雖然在跨年時曾傳出恐怖攻擊警告,但當地依舊是外國游客相當喜愛的休閑度假島嶼,除了讓人完全放松的環境、高品質的住宿跟SPA服務,這里還是數一數二的潛水天堂,附近海底有著全球最豐富的珊瑚礁群,不過隨著游客增加,珊瑚礁遭到船只與潛水客的破壞,當地環保人士趕緊出面,幫觀光業者找到不破壞海洋生態又能維持利潤的兩全其美辦法。

消失原因:過度捕撈、環境污染

 

馬爾代夫

 

馬爾代夫位于印度南部約600公里和斯里蘭卡西南部約750公里的海域里,由露出水面及部分露出水面的大大小小近兩千個珊瑚島組成。

整個馬爾代夫的旅游景觀全在一個渡假島嶼飯店所經營的休閑氣氛,雪白晶瑩的沙灘,倒影在水中婆娑的椰影,熱帶魚是馬爾代夫不時出現的「動畫」景觀,色彩鮮艷,而且平易近人,站在岸邊的人偶一接觸水面,就沒料著有一群美麗的訪客翩然游來,除了增添風情,魚 - 在馬爾代夫稱得上是最豐饒的物資,故漁業和觀光業并列為兩項主要的經濟收入。捕魚對當地居民而言是一項傳統且永不過時的謀生方式,他們樂天知命,生于水湄,長于水湄,早已把魚類當作是生命延續的活泉,視為阿拉所賜與的寶藏。

連結島嶼之間的交通工具是俗稱(Dhonis)的傳統多尼船。船只從船體、帆桁、釘、纜繩到帆都取材自椰子樹,原住民兩千年與海相處的歷史,孕育出絕佳的造船技術。近臨著首都馬里島的是機場之島富爾瑞島,游客搭乘飛機抵達這個國際機場,立刻可以感受到舒暢的休閑氣氛。從機場步行5分鐘即可看到碼頭,以各島嶼飯店所專屬的大大小小交通船早就響起輕快的引擎聲在碼頭待客,近的島嶼只需20分鐘的船程,遠的島嶼甚至須搭乘4個小時的船程。馬爾代夫近兩千個島嶼其中只有202個島嶼有人居住,其余全是無人島,很多游客喜歡租用小船前往這些無人荒島尋幽探秘,體驗一下自由奔放的原始風情。

由于馬爾代夫是由細小島嶼組合而成,每個小島的面積非常有限,所以形成島上動物和植物種類不多。島上擁有多種海鳥,如野鴨、鸕鶿、麻鳩等,一些小島還可看到灰蒼鷺和鸚鵡,但數量并不多,當地人亦會飼養禽畜如雞、羊、牛等,自給自足。馬爾代夫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周圍的水域擁有超過700多種的魚類,以珊瑚魚居多,它們的顏色、形狀、大小、千奇百怪,使潛水愛好者大飽眼福,樂而忘返。

消失原因:自然災害

 

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並非單一座島嶼,而是由一百六十條運河分割成一百一十八座小島的群島,跨越運河的橋超過四百座。威尼斯的動脈“大運河”(Grand Canal)兩岸,盡是水都最美麗的建筑物。富有的威尼斯商人,在大運河岸邊興建了大約一百座文藝復興或巴洛克風格的宮殿。這些建筑見證了當年威尼斯開放時,此地商賈的事業有多成功。西元一千年之后,這座城市主宰了亞德里亞海,之后更擴張到整個地中海,好幾個貿易中心隨之成立。到了十七世紀末頁,陸運貿易取代海運貿易,威尼斯在國際貿易的地位因而降低。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于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有毀于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圣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筑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

消失原因:地下水層遭破壞、地表下沉

 

中國八達嶺萬里長城

 

蜿蜒于中華大地上的萬里長城以其無比宏偉的雄姿久聞于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地標式建筑。今天,長城已有近三分之二被腐蝕,加之沒有節制的旅游開發,目前對長城的保護不容樂觀。

八達嶺地區海拔848米,屬于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區內水質優良,風景優美,并成功獲得國際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評語。山嶺入口處兩座高峰對恃,夾擊山下通道,正如自古以來所傳說的那樣,"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瓴,如窺井"。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于關溝北口也即入口的八達嶺長城就成了位于關溝中段的居庸關的前陣。

八達嶺長城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門名為居庸外鎮,西門名為北門鎖鑰,兩門相距約44米,都是磚石結構。甕城面積達5000平方米,建于海拔約六百米高度之處。券洞上為平臺,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墻,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城墻的平均高度為約為八米,上寬約六米,下寬近七米,其墻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崗條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磚砌筑,內填泥土和石塊,是故墻身高大堅固。外側為垛墻,垛墻上方的垛口之下有射洞。城墻依山勢而筑,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墻轉角或險要處則筑有堡壘式城臺、敵臺或墻臺。

八達嶺長城典型地表現了萬里長城雄偉險峻的風貌。作為北京的屏障,這里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墻南北盤旋延伸于群巒峻嶺之中,視野所及,不見盡頭。依山勢向兩側展開的長城雄峙危崖,陡壁懸崖上古人所書的"天險"二字,確切的概括了八達嶺位置的軍事重要性。

消失原因:旅游破壞、自然腐蝕

 

秘魯馬丘比丘城堡

 

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榜R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古城海拔2280米,兩側都有高約600米的懸崖,峭壁下則是日夜奔流的烏魯班巴河。由于其圣潔、神秘、虔誠的氛圍,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懷古圣地名單。

馬丘比丘古城建于1460年左右,1911年被美國歷史學家海勒姆·賓厄姆(Hiram Bingham)所發現,從此便成為秘魯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每年吸引50萬游客前來參觀。馬丘比丘古城擁有200座各式建筑,不過由于位于地質斷層帶,游客的不斷涌入令古城古老的石基日益受到磨損和破壞。而遺址周圍的商業開發使馬丘比丘古城面臨著山崩威脅,令這座古城隨時都有從地球上消失的可能性。

為遏制這一趨勢,秘魯政府最近將每天參觀馬丘比丘古城的游客限制在500人,同時古城每年關閉一個月,對受損建筑進行修繕。但是,補救措施為時已晚。

消失原因:旅游破壞

旅游線路推薦
暫無內容
酒店預訂推薦
暫無內容
旅游景點推薦
暫無內容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