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4963' limit 1踏青賞花——走進婺源_江西上饒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踏青賞花——走進婺源

踏青賞花——走進婺源

淄博事達商務旅行社有限公司 | 發布于2011-03-12 16:38:00 | 來源:轉載 | 目的地:上饒

婺源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在歷史上曾隸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婺源境內山明水秀、生態優美,全縣2947平方公里的縣域面積,森林覆蓋率達83.7%。一直以來,婺源以其五彩繽紛的田園風光、敦樸厚重的古村文化、詩境畫意的山水風情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中國十大踏青好去處、中國最浪漫的地方等。特別是婺源春季數十萬畝的油菜花更是被無數都市游客 和驢友所熱寵。源自古即為徽饒古道必經之地。周邊有著名旅游景區廬山、黃山、九華山、武夷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千島湖等,涵蓋了“名山、名水、名鎮、名村”四大看點,景婺黃(常)兩條高速公路2006年11月已建成通車,婺源周邊1個小時內有三個機場(黃山-景德鎮-衢州),1個半小時可以到達周邊名山、名水、名鎮,5個小時內可達武漢、上海、杭州等周邊所有名城,武漢至婺源的公路交通已實現全程高速,婺源被旅游界稱為“中國旅游精品線路上的明珠”,是江西對外開放與發達地區對接的前沿和精品花園。

  2001年以來,婺源圍繞“文化與生態”主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先后開發了10多個景區,其中江灣景區 大鄣山臥龍谷景區 文公山景區 鴛鴦湖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4A級旅游景區,婺源作為一個文化與生態旅游區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區。并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和ISO14000環境質量論證,經過五年的發展,年接待游客量由最初的12.5萬人次飚升至2006年的283萬人次,門票收入4836萬元,綜合收入4.7億元。去年旅游產業增加值占全縣GDP的41.6%,旅游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此外,婺源還被眾多媒體評選為“人一生中必到的五十個地方”,“中國十大踏青好去處”。

  婺源旅游已形成東、西、北三條精品線路,以下是簡單的介紹:

東線景區

  東線景點由于開發比較早,都有了一些商業化了。主要景區有江灣、李坑、汪口、曉起、江嶺、慶源。

  鐘靈毓秀的千年古鎮江灣,是江澤民同志的祖籍地。江灣始建于隋末唐初,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

  

年),蕭江第八世祖江敵始遷江灣,子孫逐漸繁衍成為巨族。這里山水環繞、風水極佳是古徽州風水文化的典范,歷代文風鼎盛、群賢輩出,孕育了明代隆慶年間戶部侍郎江一麟,清代著名經學家江永,清代戶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學家江謙等一大批學士名流,村人著述多達88種,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當之無愧的婺源“書鄉”代表。村中至今還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蕭江宗祠、江永紀念館、南關亭、北斗七星井等景點,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婺源首個4A級景區。

  李坑景區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精品線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畫里鄉村--曉起景區被譽為天人合一的生態家園,“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遮天蔽地的古樹,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區中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建筑為清代中軸歇山式,氣勢雄偉,布局嚴謹,工藝精湛,風格獨特,被古建筑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東線還有油菜花觀賞勝地江嶺梯田和電影《暖》的拍攝地慶源村。

北線景區

  

鄉村美景(2張)

北線景區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園自然風光為主。主要景點有思溪延村、長灘攝影地、彩虹橋、靈巖洞、大鄣山臥龍谷。

  以原生態的山水風光見長,大鄣山臥龍谷景區是一處景觀價值獨特的高山峽谷景區。這里群山環抱,山峰林立,森林覆蓋率高達 90.7%,是一處景觀價值獨特,完全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臥龍谷里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郁郁 蔥蔥,秋季紅楓盡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區四季變換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峽谷里更 是瀑布成群,飛龍吐玉;彩池連環、相映交輝,

  靈巖風景區是1993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準的“國家森林公園”,1995年又經省政府批建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一個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靈巖洞群由36個溶洞組成。洞內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琳瑯滿目,更為稱絕的是洞群間保留有岳飛、朱熹等唐代以來的游人題墨2000余處。石林奇景蔚為壯觀。

  彩虹橋風景區坐落于清華鎮北側河上, 它是以八百年廊橋彩虹橋為主體的一個風景名勝區,這里有厚重的橋文化、歷史古跡、古人留存的生產工具,又有生態較好的自然環境。

西線景區

  是婺源良好生態環境的濃縮,鴛鴦湖景區是省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棲息地,面積2300畝。湖區環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對鴛鴦“攜兒帶女”,從遙遠的北國翩然飛來。文公山風景區是文化與生態并重的江南文化名山,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山上林木蔥翠,周邊是十萬畝闊葉林海,森林覆蓋率達95%,林內有野生動物金貓、鹿、錦雞等。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東南,以石塊壘砌墓周有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鄉掃墓時,親手栽植的24棵杉樹,寓意“二十四孝”,歷經八百多年風雨,現存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譽。 1985年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金山生態茶園是全國生態農業旅游示范點,游客在此可親手采茶、制茶、品茶,享受在茶鄉旅游休閑的愉悅。

旅游景點

  博物館

  

,李坑 ,汪口 ,曉起 ,思溪延村 ,彩虹橋 ,理坑 ,嚴田 ,鴛鴦湖 ,文公山 ,靈巖風景區 ,江灣 ,慶源 ,洪村、石城、江嶺。其中的理坑村、汪口村、延村分別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最佳旅游時間

  婺源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霧日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節,尤其是4月。漫山的紅杜鵑,滿坡的綠茶,金黃的油菜花,加上白墻黛瓦,五種顏色,和諧搭配,勝過世上一切的圖畫。

旅游線路

  東線:“中國縣級第一館”婺源博物館——湖中小島月亮灣——小橋流水人家李坑——古埠名祠汪口俞家宗祠——

  

古文化生態村曉起——偉人故里江灣——蕭江大宗祠——蕭江源——高山平湖江嶺;

  西線:縣城——文公山風景名勝區——古城——金山茶園——亞洲最大的鴛鴦棲息地鴛鴦湖;

  北線:縣城——叢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橋彩虹橋——仕宦名村埋坑——國家森林公園靈巖洞——盛產有機綠茶的大鄣山 。

外地游客經典旅游線路

  (1) 古城巖 坐落在休寧縣,以眾多的古跡遺址、悠久的歷史傳承和壽山旭日的奇特景觀而聞名于世。(2)夾溪河皮筏漂流 時而險峰、奇石、藍天、白云倒映、水淺處清澈見底、水深處如翡翠碧玉,魚蝦嬉戲水中(3)三清山 觀音聽琵琶、天門群峰、天狗望月、眾仙迎客;西海岸和東海岸景區:猴王獻寶、石人松、觀音送子、飛仙谷;南清園景區: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玉京峰,賞蓬萊仙境勝景;花果山、狐貍啃雞、玉女開懷、童子開泰等;4)祥云山:景區內水秀山青,竹木蔥郁。遠觀古村落,飛檐翹角粉墻黛瓦,近看星江水,蜿蜒曲折玉帶纏腰,猶如來到“清幽致極的人間仙鏡、畫中的山光水色”里!

婺源鄉村靚點

  婺源之源,森林水世界---臥龍谷;天上人間,梯田人家---江嶺;徽建典范,民間的“金鑾殿”---百柱宗祠;偉人故里,風水門庭(江澤民主席的祖籍地)---江灣;天人合一的生態家園---曉起;徽雕藝術寶庫—-汪口;小橋流水人家---李坑;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吉祥美麗的宋代廊橋---彩虹橋;夢里鄉村---嚴田古樟民俗園;國家森林公園---靈巖洞。

  古樹

   婺源境

  

內多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古樟樹。代表的就是嚴田古樟,這樣的樟樹在婺源有好多基本上每個村都有!

  木板廊橋

   木板橋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橋宛如金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橋下是清純無比的江水,橋上不時有村姑農夫挑著擔子從經過,山光水色與木板橋有機結合為一體,妙不可言。婺源著名的廊橋當數彩虹橋,該橋離清華古鎮不遠,始建于宋代,橋為全木結構,長達140米,寬為7米,橋上寫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對聯。

  民居

   婺源的古民居與皖南民居風格近似,比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延村以及其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筑的精品。

  野渡

  

  

婺源山區的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村前多有古渡口。臨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幾乎與村落的歷史相同。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樹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鋪就的碼頭臺階,遠遠望去,顯然是歷經滄桑的模樣。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