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主題: 春節 滑雪 溫泉 海島游 冬游 新婚蜜月 港、澳、臺 新、馬、泰 婚紗攝影 圣誕、元旦 秋游 漂流 春游 暑期、夏令營 油菜花 賞桃花 櫻花之旅 端午節 中秋 十一國慶節
十一出行注意事項| 十一各地小吃大推薦| 十一出游常識| 關于國慶|
十一國慶節常識:關于國慶
國慶節愛國教育資料
來源:網絡  時間:2008-12-09  點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該法于當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旗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并于當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發表征稿啟事。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將收到的3012幅圖案選了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后,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關于國旗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F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全體代表通過決議,選定了由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決議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征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nbsp; 

更換國旗旗桿 

 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曾更換過一次。 

   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桿,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于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后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巖帶,象征“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征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征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升降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桿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后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把之間。  

更換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圣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徽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6個工作小組。第6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組長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擬就《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對國徽設計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征;(乙)政權特征;(丙)形式須莊嚴富麗?!保乖拢玻等?,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會議,協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這次會議上,大家對國徽應征圖稿都不滿意。毛澤東最后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點決定,原小組還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9月27日召開的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了政協的邀請,分別組成了由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設計競賽。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后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并送政協大會表決。此后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nbsp;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國徽的任務交給了沈陽第一機床廠。1951年5月1日,由沈陽第一機床廠青年工人焦百順、裴慶江、朱風儀等鑄造出的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鐘長鳴。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聶耳(1912-1935年)?!读x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劇作家田漢作詞;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創始人聶耳作曲。這首歌原為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影片《風云兒女》描寫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的東三省,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一些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田漢在寫完這部電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動派逮捕,主題歌詞是寫在一張香煙的錫箔襯紙上。聶耳主動拿去歌詞,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譜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譜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隨電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運動的開展,流傳于全國每一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文革”中,由于田漢被打倒,歌詞不讓唱了,《國歌》只能由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進行曲》新詞。改定國歌歌詞后,各方面對此一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來的歌詞。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nbsp;

國歌的誕生及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頭,凝聚著中華兒女“不做亡國奴”的怒吼 。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這首在中華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戰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去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去建設社會主義。  

    1931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序幕,“不作亡國奴”的吼聲喚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田漢、聶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中。 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另一位共產黨員、戲劇家夏衍接手將這個故事寫成了電影劇本,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當他讀到歌詞“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他仿佛聽到了母親的呻吟、民族的呼聲、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愛國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壯、激昂的旋律從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后來又在躲避國民黨政府追捕的顛沛流離中完成了曲譜定稿。一首表現中華民族的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充滿同仇敵愾、團結御敵豪邁氣概的革命戰歌就這樣誕生了。這是聶耳短暫一生中的最后一個作品。  

     《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傳唱開來。伴隨著“一二·九”運動的學潮,救亡運動的巨浪,抗日戰爭的烽火,解放戰爭的硝煙,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譽海外,在全世界傳播。1940年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在紐約演唱了這首歌,接著他又灌制了一套名為《起來》的中國革命歌曲唱片,宋慶齡親自為這套唱片撰寫了序言。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義勇軍進行曲》代表了中國人民最強音的一支戰歌。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設立由55人組成的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馬敘倫為召集人。截至當日,第六小組共收到應征國歌632件,歌詞694首。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郭沫若、茅盾、黃炎培、陳嘉庚、張奚若、馬敘倫、田漢、徐悲鴻、李立三、洪深、艾青、馬寅初、梁思成、馬思聰、呂驥、賀綠汀等人。在座談會上,馬敘倫等主張暫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徐悲鴻、郭沫若等許多委員表示贊成。因原歌詞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等歷史性的詞句,郭沫若、田漢等建議將歌詞修改一下,郭沫若并擬就了三段。但是,張奚若、梁思成認為這首歌曲是歷史性的產物,為保持其完整性,詞曲最好不作修改,并舉法國的馬賽曲為例。黃炎培先生也贊成不修改歌詞。剛從國外回來的宗教界代表劉良模介紹了《義勇軍進行曲》在國外傳播情況后,認為《義勇軍進行曲》獲得了國內外人民一致頌揚,在國際上有它的影響,應采用作國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贊成這種“安不忘?!钡乃枷?,認為新中國要達到真正安定、安全,還需要與內外敵人及各種艱難困苦奮斗。周恩來副主席說:“用原來的歌詞才能鼓動情感。修改后,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眹璐砹艘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中華民族危難關頭,正是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毛澤東主席贊同和支持歌詞不改。經過討論,除國徽一項繼續由原小組設計外,其他各項議題均獲一致意見。會議結束時,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和大家一起放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就國歌一致通過了4個決議案: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為北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今年為1949年;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征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苯又飨磩由祀娾o,伴隨五星紅旗冉冉上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響起。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關于國旗、國歌和年號的“新華社信箱”中,對將義勇軍進行曲采用為國歌作了如下解釋:“義勇軍進行曲是十余年來在中國廣大人民的革命斗爭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經具有歷史意義。采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的國歌而不加修改,是為了喚起人民回想祖國創造過程中的艱難憂患,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這與蘇聯人民曾長期以國際歌為國歌,法國人民今天仍以馬賽曲為國歌的作用是一樣的?!?nbsp;幾經起伏,數度滄桑,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賦予國歌以憲法地位 《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唱了17年。十年動亂期間,田漢受到“四人幫”迫害,他寫的歌詞不能再唱,正式場合只能演奏國歌的曲譜。 粉碎“四人幫”后,由于還來不及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進行全面清理,有些人以“國家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不能反映變化了的現實”為理由,提議重寫國歌歌詞。1978年3月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成立了國歌征集小組,由一位作曲家配詞提交大會代表討論,最后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了新的國歌歌詞。國歌的作者被注明為“聶耳曲,集體填詞”。 對新的國歌歌詞一直存在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新歌詞氣勢雄偉,高度概括,政治性強,有“奔向共產主義明天”等鼓舞人心的內容。同時,也有許多同志認為,新歌詞的內容、文字韻律都推敲不夠,從文字上看歌詞太平,缺乏激情,缺乏形象性,只是把幾個口號湊在一起。從韻律上看,新歌詞平仄、音韻都不如原歌詞,有拼湊的感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領導全國人民全面清理“文革”中的錯誤,深入總結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恢復并根據新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對1978年憲法進行系統修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這一時期,黨和國家糾正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大量冤假錯案。國歌歌詞原作者田漢得到昭雪平反。從1980年到1982年,憲法修改委員會收到了各個方面提出的大量意見,認為《義勇軍進行曲》反映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體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勵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多年來已經深入人心;建議廢除1978年通過的國歌歌詞,恢復1949年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決定的《義勇軍進行曲》。同時,建議像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那樣,作一個決議把國歌確定下來。憲法修改委員會一致同意將1949年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決定的《義勇軍進行曲》恢復為國歌。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莊嚴通過現行憲法的同時,通過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78年3月5日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2003年4月和8月,中共中央兩次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及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人民團體黨組發出通知,征求對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意見。安徽、山東、海南、江蘇、陜西等省市及解放軍總政治部的同志都提出國歌是國家的象征,建議在憲法中作出明確規定。黨中央采納了將國歌寫進憲法的建議,在2003年10月舉行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中,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寫進憲法,作為一條修改建議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經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體代表審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賦予國歌以憲法地位。 對于中國人來說,《義勇軍進行曲》最能喚起內心的強烈共鳴。全國各族人民同唱這一首國歌,將不斷激發出愛祖國、愛人民、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精神,增加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奮斗。  

中國歷次國慶大閱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至二零零三年建國五十四周年,共舉行了十三次國慶閱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國十周年,共舉行了十一次國慶閱兵。此后,連續二十四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央決定恢復閱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國慶三十五周年時舉行大型的國慶閱兵式。一九九九年,黨中央決定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世紀閱兵式,慶祝祖國五十年華誕。  

     閱兵是展現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閱兵包括兩部分,一是閱兵式,即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二是分列式,即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臺前通過,接受閱兵者的檢閱。  

     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閱兵,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大排為前導;接著是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共一萬六千四百人,由東向西行進??哲娛呒茱w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其中有四架是攜彈飛行。  

      一九五零年第二次國慶大閱兵,朱德總司令在閱兵式上發布命令,就朝鮮戰爭爆發、臺灣的局勢,要求人民解放軍做好戰斗準備。此次閱兵最壯觀的景象是騎兵部隊的一千九百匹白馬以六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一九五一年第三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最前列的方隊是正在軍事學院受訓的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高級軍官。本次閱兵還首次出現民兵大隊。 

      一九五二年第四次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里拿著新式的武器。還有乘坐一百六十輛摩托車的摩托化步兵方陣。  

     一九五三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鸺诒疥牭谝淮纬霈F在受閱隊伍中。  

     一九五四年第六次國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并沒有跳傘。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后一次接受檢閱。   

     一九五五年第七次國慶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 

     一九五六年第八次國慶閱兵,是十三次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進行的。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五十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  
 
     一九五七年第九次國慶閱兵,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接受檢閱。  

     一九五八年第十次國慶閱兵,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在開國后創建的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的將校學員們。  

     一九五九年第十一次國慶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是前十一次國慶閱兵中人數最多的一次,達七十萬人。受閱部隊的裝備中最新式的自動步槍、大炮、坦克、高速噴氣殲擊機,都由我國自行制造。  

     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次國慶閱兵,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閱兵。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全部是國產現代化兵器,壓軸的海軍導彈部隊方隊、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方隊和戰略導彈部隊方隊尤為引人注目。其中戰略導彈部隊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nbsp;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第十三次國慶閱兵。參閱軍種全,兵種多。這次參閱的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裝,代表了我國武裝力量構成的所有成分。這次國慶大閱兵規模宏大,場面壯觀。參閱部隊都是精銳之師,這樣的規模和陣容,在我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國慶頌歌仰望高山我們是展翅飛翔的雄鷹 

俯首平原我們是激越奔騰的黃河 

當滾滾的車輪在大地上奔跑 

祖國 我們就是你起跑的動力 

我們讓祖國與世界相連 

看歷史地車輪滾滾向前 世界在發展 

祖國在前進,祖國請允許您的兒女為您自傲吧 

迎國慶對聯欣賞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即將來臨,撫今思昔,過去的現在的一些吟詠國慶的佳聯,其中有頌揚國運昌盛的,也有針砭時弊的,讀來頗具韻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是歷史的在飛躍。這時年僅19歲的郭沫若,為慶賀勝利,揮毫作了兩副對聯,其中一聯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語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鐵馬金戈回地軸,吟詩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難。 

     上聯用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之典,下聯則借唐代李白《蜀道難》之詩,歌頌時代變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無限廣闊。讀之令人歡欣鼓舞,催人奮進。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政治腐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四川人劉師亮于民國10年“雙十節”時,撰聯直刺反動軍閥: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華版圖竟此弄成兩塊;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國幸福硬算飽受十年。  

 劉師亮還作了一幅四字聯:“民國萬稅(歲);天下太貧(平)?!彼捎秒p關諧音,無情地揭露了反動政府橫征暴斂的罪惡行徑,看似歌頌,實則是辛辣諷刺和挖苦,可謂入木三分?!?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載歌載舞歡慶解放,并用對聯形式歌頌新中國的誕生:  

物換星移,萬里山河盡歸人民所有:  

眉開眼笑,五億人民共祝祖國新生。  

    此聯吟出了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及人民群眾歡慶勝利的喜悅情懷,對仗工穩,詞情并茂。  

    自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現代化建設成績斐然,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這些年每逢國慶,人們都愛用對聯形式,歌頌黨和祖國。如:  

民富國強數今朝歡笑迎國慶; 

山南海北贊改革歌舞頌黨恩。 

    今年“十·一”,是建國58周年的慶典,人們正積極吟誦佳聯妙句,以謳歌祖國華誕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最近已有人撰頌聯云:一步一歌五十二載,歌歌唱不盡山青水秀故園美;一朝一曲“三個代表”,曲曲道不完國富兵強萬民情。  

(1上聯:一聊相識,再聊相知,相見更嘆恨晚,紅線巧牽姻緣<BR>下聯:千里共月,萬里共網,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聯:滿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鄉 <BR>下聯:半樽酒入腸,愁漫天,珍珠淚無語<BR>一江水東流,幾多愁,相顧影自憐 

(3上聯:千重遠山萬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BR>下聯: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輪明月兩地心  

4)上聯:碧海青天,嫦娥應悔偷靈藥 下聯:一身虎膽,后羿無懼射九日  

5上聯:往事難回首,回首斷腸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獨飲苦 下聯:明朝奔圓月,圓月中秋圓  

6上聯: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瓏 下聯:九九重陽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7上聯:美酒佳人伴身側,春風自得意<BR>下聯:夜市千燈映皎月,人月倆團圓  

8上聯: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賞好月,賞月好 

下聯:小屋活動時,日日歡,作美文,作文美<BR>佳節美酒佳,酒酒香,把歡酒,把酒歡 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9)<BR>上聯:碧空月圓逐花影,龍燈笑舞鬧中秋下聯:國強民富顯龍威,彩旗飄揚迎國慶  

(10上聯:去年秋別淚暗垂,遠渡重洋,滿載辛酸,獨在異鄉為異客 下聯:今夜月明人盡望,海外游子,心系故土,每逢佳節倍思親  

11上聯:秋風玉露,纖云弄巧,舉樽共邀娟娟月下聯:才子佳人,對影成雙,撫琴同唱綿綿曲 

12上聯:少年游虞美人,相見歡花心動 下聯:楊柳枝柳梢青,沁園春綺羅香 

上聯:蝶戀花木蘭花解語花,一從花開滿庭芳 下聯:江南柳宛溪柳樓下柳,楊柳枝頭柳梢青 

14上聯:浮曦步晨, 懸月環素, 朝朝暮暮總相循!下聯:晚霞漫天,落日披彩,年年歲歲惹沉醉! 

上聯:月如水,情如絲,你思我思,一樣相思。 下聯:秋正紅,夜正濃,舉頭低頭,愁上眉頭. 

16上聯: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閣亮下聯:秋風掃落葉,片片相思楓葉情 
主題相關線路更多>>
相關常識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