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9908' limit 1衡山游記之雜談_湖南衡山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衡山游記之雜談

衡山游記之雜談

湖南南岳衡山旅行社 | 發布于2007-09-08 00:52:00 | 來源:轉載 | 目的地:衡山

 

 

五岳尋仙到南岳,只在云深不知處。

與一眾驢友約好碰頭事宜,31晚坐N746便往衡陽出發了。去年的衡山雪實在太吸引,今年廣州過去的倒有大半為了看雪而去。出發前大家都知道今年有雪的機會很小了,不過興致依然未稍減,有驢友開玩笑說一整火車都是廣東過去衡山旅游的人。


我倒不是很在意有沒有雪,衡山只是我行腳天下的一站而已,且我一向認為,絕好的風景都不是刻意能碰上的,更多是在偶然中遇上的。

 

1號凌晨6:40到了衡陽站,一番折騰后,為了節約時間,于是打的。司機是當地人,同行還有兩位廣州過去的GG,一番真是他鄉遇故知啊的哈哈之后,很快話題扯到了南岳小吃上。問司機大哥,有什么特別好吃的?他想了半天,仍很是迷惘,后來我們不得不提醒他,比如豆腐花?啊,他恍然大悟狀,對對,南岳的豆腐是很好吃,不過豆腐花,這東東很好吃嗎?他疑惑地反問我們。頓時無語。。。

到了南岳鎮已經是八點十五分,那家傳說中非常好吃的米粉店很難找,于是隨便找了一家點了個南岳米飯和一個餛飩,味道尚可,也不特別見佳。這個鎮有個特色,每家餐館一旁是餐桌,一邊就是大堆成排的香燭紙錢。開始還很不爽,想找間純粹的餐館,后來走了十多家終于絕望,隨便了。老板娘非常熱情地向我們推薦各種香燭,一度還把這些東西擺到我們吃飯的桌上,立時沒了胃口。。。奈何聽說山上的伙食更差,只能忍住胃酸趕快扒完,婉言謝絕后立時逃之夭夭。

八點五十分,買了門票,正式開始了第一天的跋涉之旅。這天的霧不是一般的大,十五步以外都是一片白蒙蒙,霧起山谷,上升撲面,涼意逼人。說起衡山,大家一般知道春觀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賞雪,尤以冬賞雪最為著名,反而衡山原本盛名之由來-衡山煙雨漸漸被人忽略了。雖沒看到雪,不過能碰上衡山最為本原最為殊勝的煙雨,內心也是一陣竊喜,這體驗不是隨便碰得上的。

過了華嚴湖就是神州祖廟,路口有偈云“有求必應”??上覐膩聿皇切磐?,進廟轉了一圈繼續往上。這段路開始有捷徑,爬山的人逐漸多起來,開始大家還饒有趣味嘻嘻哈哈的爬著,可是很快就笑不出來了,這向上的捷徑被霧水打得很滑,而且似乎無有盡頭,剛奮起精神爬完一段,立刻不負眾望出現另一段,更陡更長的。。。我們很不怕死的再向上跋涉了一陣,到了忠列祠,卻不由望霧興嘆。越向上霧氣越濃,很多近處的景點都看不清楚,遠一點的干脆就不讓你看了,隱于云深不知處。拍出來的照片也是朦朦一片,極具朦朧美。
在忠列祠門口看進去,小路盡頭石碑霧中隱現。走近看清是火箭狀的碑身,繞過后面才看到原來還有一座建筑,整個園區由數百株柏樹環繞,雖在濃霧中,仍感肅然靜穆。
出來后發現更糟的事,手機沒電自動關機了!與眾人約好碰頭,還有今天本來有一個朋友新婚,想發個短信祝福一下的,這下什么都沒了。。。吾友諒我,默哀了一陣繼續往上跋涉。

越過穿巖詩林,一路走來園林怪石奇徑不絕,加上云氣繚繞,若不是走得實在太累,其實也是很愉快的。奈何是時饑寒累交逼,只想快點走到半山亭歇息解決溫飽,也沒心情仔細看什么詩文了。
10:48,終于到了半山亭,找了一家餐館,點了兩樣菜就著吃了午飯,順便快快的手機充電,聯系到了眾人,可是大家都已走散成幾批,路線還不一樣,唯有各自走了。四十分鐘后恢復了體力精神,按原計劃先走去麻姑仙境。

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傳說是美好的,可惜我已過了做夢的年齡,在此我只感到了衰敗、孤清與棲寂,似乎這仙姑的日子也不怎么好過。

再過去是靈芝泉,一看就是人工味十足,賣香燭的阿姨拉著我們大說這里如何靈異如何仙氣十足,在這里買香燭肯定會被仙人庇佑云云,看她這么熱情口干舌燥說了半個小時,我們心里很是過意不去,就買了一些香燭,后來帶上南天門時燒了。

考慮到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去磨鏡臺,原路走回到半山亭分叉口,差不多是12:50左右,沿著東線繼續往上攀登。

再上去經過紫竹林、鄴侯書院、鐵佛寺等,就到了南天門,順便進寺里燒香禱告了一番。南天們再上,捷徑的盡頭就到了獅仙閣,時間是下午2:30。之所以特別提起這里,是因為這里是步行者的必經之地,基本上只要是個人爬到這里都累得半死,無法不停下來休息,而停下來休息又能逃過老板娘毒手的少之又少。這里的豆腐花是2塊錢一碗的,其它地方都是1塊。盡管我們用無比幽怨的眼神看著老板娘,希望她高抬貴手能便宜一點,無奈明顯魔高一丈,最后還是不得不乖乖伸個頭過去讓她砍,沒辦法,那豆腐花實在是好吃啊,唉,算你狠!哥哥姐姐們記住你了!

再上去就比較輕松了,路過上封寺,沒進去看,對衡山的寺廟,我只對福嚴寺比較有興趣,其它就罷了。在芙蓉山莊訂好了房,標準配置,有熱水器、電熱毯、電視。。才剛過了3點。于是我們決定先把峰頂游完了,第二天專心下山游西線,事后證明這個決定非常的明智。

差不多4點,我們終于登上了這個以高稱絕南岳的祝融峰。很多游客都是到這里燒香拜佛的,徒步上來表示心誠,當然我們例外。就算沒有霧氣,祝融封頂也總是煙霧繚繞,就是這個燒香冒出來的。祝融峰后絕壁如屏,西側有望月壇,拘說是南岳最佳觀星之所。在山頂梭尋了一會,開始往下直往會仙橋。

相對峰頂,這邊游人就少多了,偶爾才碰見三兩人。沿著一條古樸閑雅的石板路往下,半山的風景甚佳,茫茫的云霧從山壑中升起,半山以下只見云霧。不知不覺走到了后山,抬頭看,原來剛好在祝融峰后,但在峰頂是看不到下面的,都被云霧遮掩了。前面有會仙橋壁字,其下有“恨不此老”(或者是“老此不恨”)字樣,幾個驢友在猜量這什么意思,是恨不能在此地終老呢,還是老了在此地沒有遺憾?呵呵,無從考究。會仙橋,以險著稱,這下是當真見識了。一個好大的石龜(神鬼)凌空懸在半山,外面大半被云霧環繞,只有一條鐵索石板通過去,霧起,整個石龜都籠在其中,云散,可清晰看到其表面。霧氣聚得快散得卻慢,拍攝神龜常要靜靜等待以期把握清晰的剎那。其下四周的云霧卻是永遠不散,難怪有會仙之稱。

沿絕壁側壁有窄道鐵索上溯,登其上可一覽祝融峰后絕色。峭壁如切,更妙的是云霧氣隨峭壁上升蔓延,讓人生生有云海泛潮之感。也由于其下云海翻滾的緣故,由上望下,如臨深淵,其險讓人心神震蕩,腳下發虛。平臺上尚有個小石室,上刻“摸心自問”,典故不可考,惜旁已被人涂鴉以向某人示愛。

從會仙橋歸來已五點多,干脆就順便去了高臺寺,看看高臺古松。天色漸暝,溫度驟降,返程一堆人擠在一個小吃旁邊吃豆腐花御寒,上面石階背風處數十驢友排排坐避風,蔚為大觀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