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8419' limit 1一生中最應該去的地方——吳哥_柬埔寨暹粒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一生中最應該去的地方——吳哥

一生中最應該去的地方——吳哥

陜西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發布于2014-04-10 17:10:20 | 來源:網絡 | 目的地:暹粒


 

奇跡多半源于不經意的發現。1860年,法國人享利?英哈特(Henri Mouhot)在柬埔寨搜集動植物標本。一天,亨利在向導的帶領下去看當地人說的一處古建筑遺址。他在陰森的密林里走了很久,一路上到處看到長滿了苔蘚和 青藤的小山丘。突然在他面前出現了一道長長的石階,石階通向幾座尖頂高塔,這些破敗的塔身上雕刻著美麗的圖案。亨利突然意識到,來時看到的那些被苔蘚和青 藤覆蓋的小山丘原來竟是一群建筑物和石像,只不過它們已經完全被茂密的叢林覆蓋了,有的被樹根侵蝕分成了許多小塊。亨利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覺 得“猶如在荒涼沙漠中突然見到一片綠洲”。這片“綠洲”就是吳哥(Angkor),一個在熱帶叢林里沉睡了四百年的城市。


 

真像是命運的捉弄,亨利最引以為豪的珍稀蝴蝶標本在運回歐洲的時候遇上了風 暴,沉入大海;他記錄發現吳哥遺址的筆記卻引得全世界開始關注這個失落的古城。重新被發現的吳哥遺址逐漸經過清理修復,成為柬埔寨最大的驕傲。這個古城仿 佛從密林深處走來,將人們帶回到數百年前高棉與泰國兵刃相加的慘烈年代。


 

吳哥窟(也叫小吳哥)是整個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廟建筑。今天柬埔寨人將它放 在自己的國旗上,足見吳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吳哥窟最初是為敬奉印度教神靈所建,但是今天已演變為佛教寺廟。在方形廣場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座 石塔,而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話中的圣山。無論印度教還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間這個神圣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吳哥窟建在三層臺階的地基 上,每層臺基四周都有石雕回廊,浮雕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詩《摩珂婆羅多》與《羅摩衍那》的神話故事。寺廟中央大道兩旁是七頭蛇形欄桿,柬埔寨傳說中,七 頭蛇會帶來風調雨順。寺廟周圍是護城河和水池,不是為了保護寺廟,而是為了通過水中的倒影,使寺廟顯得更加神圣雄偉。吳哥窟是人的杰作,但每個設計都是為 了體現神性。置身于吳哥窟的佛像間,已經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領地還是人的空間。神性和空間交匯在這個密林中的古城。


 

現在提到吳哥窟,人們自然會想起《花樣年華》的最后一幕:一個男人將無法對人 傾訴,甚至自己都無法面對的一段情感秘密講給吳哥窟的一個石洞聽,再把它蓋上,讓發生在花樣年華的故事從此留在吳哥,這里的一切,包括他的秘密,都會被自 然帶走,成為永恒的回憶。


 

曾有聯合國官員說,“我擔心吳哥再次被大自然收回,回歸叢林。”這樣的擔心不 是沒有道理。生長旺盛的熱帶雨林正用自己的盤根錯節把吳哥的一切慢慢割裂,撕碎。有的寺廟入口幾乎完全被碩大的樹根遮蓋。吳哥似乎又在漸漸離我們而去,退 隱回茂密叢林。消失數百年后再度重現的吳哥更像一份自然的禮物。自然是它的主宰,由她決定什么時候再次收回這個奇跡。著名建筑家Louis Kahn曾說過,貝多芬寫出第五交響曲之前,沒有人覺得需要它,可是一旦杰作問世,人們就再也無法想象,沒有它世界會怎樣。我們能想象沒有吳哥的世界嗎? 可是我們的敵人是時間與自然,我們又能做什么呢?其實即使吳哥再度被自然收回,對它來也不失為一種安寧的結局,對這個介于人間和自然之間的古城來說,也是 一種永恒的方式吧。而凡人如你我,只有在這個輪回中接觸吳哥,觸摸永恒。


 

其他看點


 

另一個保存較好的吳哥遺址是吳哥城(又叫大吳哥),這是高棉帝國宮殿城。是吳 哥的“心臟”。在吳哥城的中心,閻那跋摩七世建造了貝雍寺(Bayon)。貝雍有54座大小寶塔,每座塔的頂部都雕有象征國王的巨大的四面佛,他們從塔尖 微笑著俯瞰四周,象征著王權至上和佛教神圣。這是最具有高棉特色的石雕造型。不管你站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像,感受到他們潛在的威懾力,令人 不由得肅然起敬。


 

方位及面積:


 

吳哥古跡位于柬埔寨西北,暹粒(Siem Reap)村北6公里處,距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300公里,分布在近200平方公里的莽莽叢林中。


 

歷史:


 

吳哥是高棉人(柬埔寨的人口最多的民族)的精神中心和宗教中心, 是9-15世紀東南亞高棉王國的都城。“吳哥”(Angkor)一詞源于梵語“Nagara”,意為都市。吳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先后有 25位國王,統治著中南半島南端及越南和孟加拉灣之間的大片土地,勢力范圍遠遠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領土,吳哥所在地暹粒中的“暹”是泰國的簡稱“暹粒”是 戰勝泰國的意思。歷代國王大興土木,留下了吳哥城(Angkor Thom), 吳哥窟(Angkor Wat)和女王宮等印度教與佛教建筑風格的寺塔。1431年,泰族軍隊攻占并洗劫了吳哥,繁華的吳哥從此湮沒于方圓45平方公里榛莽之中,成為一片雜木叢 生的廢墟,逐漸被人們遺忘。19世紀后期,吳哥被重新發現。


 

中國人對吳哥的最早記載:


 

1116年柬中外交關系恢復,1128年中國正式承認柬為臣藩。元朝的周達 觀,1296年來到吳哥住了一年,寫下了珍貴的第一手文獻《真臘風土記》,全書8500字,較早較完整地記錄了當時吳哥的情況。后被譯為法文、英文、柬文 和日文,并多次再版,更被不少正規嚴謹的介紹吳哥的書所反復引用。


 

人口:


 

高棉帝國鼎盛時期,吳哥曾有20萬居住人口,現在約有八萬四千僧人和村民住在 這里。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