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1552' limit 1井岡山黃洋界游記_江西井岡山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井岡山黃洋界游記

井岡山黃洋界游記

井岡山酒店預定中心 | 發布于2012-09-20 13:32:00 | 來源:轉載 | 目的地:井岡山

車子駛離井岡山市,前往黃洋界。這時,我滿腦子里搜索的,便只是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一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庇谑?,內心更加有了一種急切的盼望。

黃洋界位于茨坪西北面17公里處,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每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云霧,好象汪洋大海,一望無垠,故又名“汪洋界”。黃洋界這個名字來歷,當地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很久以前,在黃洋界上靠寧岡方向一個小村莊住的是本地人,姓黃;靠井岡山這邊一個小村莊住的是客籍人,姓楊。為了互不侵犯,兩村間立有一石碑為界,名“黃楊界”。因為這里屬萬洋山的分支,又因“洋”、“楊”同音,后人又將“黃楊界”寫成“黃洋界”。黃洋界,十里橫排,高山疊影,雄偉險峻,一望無垠,毛澤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闭f的便是黃洋界的險峻。

車子在滿是霧氣籠罩、蜿蜒盤旋的公路上開了一個多小時,總算到達黃洋界。一下車,風卷霧氣迎面撲來,令人頓生寒意。而臨崖眺望,只見白霧隨風飄舞,余則蒼茫。進入景區,第一棟建筑,便是紅軍當年的哨所。哨所門前幾步即是深淵。淵底只有兩條羊腸小道蜿蜒而上。是個易守難攻之地。導游介紹說,當年反圍剿時,國民黨兩個團駐扎在山下,而彼時紅軍主力已經撤離井岡山,只留下兩個連在那里駐守,其中還有部分女兵。當國民黨軍隊準備強行搶占黃洋界時,山上的紅軍將鞭炮放在鐵桶里點燃,并由朱德同志的夫人伍若蘭帶領一幫女同志高喊:“紅軍主力回來了!”造成紅軍主力回井岡山的假象。另外利用唯一的一門迫擊炮,向國民黨軍隊的指揮中心發射炮彈。據說總共發射了三發,前兩發都沒爆炸,只到第三發才爆炸。雖然這樣還是把國民黨軍隊嚇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一詞寫的就是此事。當時紅軍里面還有人編了個《空山記》調侃國民黨軍隊,可惜沒背下來。

哨所后面是賀子珍紀念館。由于對于毛澤東和賀子珍的關系和歷史,我并不很清楚,也不想知道多少,所以我便略過了。

順右邊的山道而上,便來到了紅軍當年的防衛工事所在地。由于歷史的原因,那里已經沒有什么了,只剩下一條淺淺的土溝。旁邊立碑做了說明。工事后面有兩條路,一條通往湖南省,一條通往廣東省,足見黃洋界當時的重要性。

然后順到而下即到了黃洋界保衛站紀念碑處。紀念碑上有毛澤東的題詞,飄逸有力,更顯偉人胸襟。紀念碑的正對面有一堵墻,墻上用漢白玉雕刻著毛澤東的狂草《西江月·井岡山》一詞。背面是朱德同志的題字“黃洋界”,雖然說不好看,但也蒼勁有力,別有一番氣派。

再往下就是當年發迫擊炮的地方。迫擊炮放在石座上,黝黑黝黑的。石座上刻著:“黃洋界上炮聲隆”幾個字。由于山上依然大霧彌漫,所以我們也只少作留影,便順著石頭鋪的小路出了黃洋界景區。當時導游和其他人已經在出口出等了好一會兒了。

只過了幾分鐘,我們便離開黃洋界,前往石竹井岡山造幣廠參觀。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