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帶著爸媽去看美麗的敦煌

帶著爸媽去看美麗的敦煌

敦煌環游絲路旅行社 | 發布于2016-05-19 09:45:51 | 來源:網絡 | 目的地:敦煌

行程安排:

第一天 西安——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第二天 莫高窟、玉門關、漢長城、雅丹地質國家公園

第三天 敦煌——嘉峪關

第四天 嘉峪關——張掖——蘭州

第五天 蘭州——西安

5月份告別了工作40年的崗位,成為了自由人,最想做的兩件事就是:去旅行和陪著爸媽住些日子。5月份滇藏線之行,已完成我去旅行的計劃,6月份則計劃返回老家回到父母身邊。自從16歲參加工作以后,一直遠離父母,如今當我有時間了,父母也老了,我要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左右,盡盡兒女的孝心。

6月1日回到了家鄉,回到了父母身邊,他們看起來比去年春節時回去顯得更蒼老了,身體狀況也差了許多,我心里一陣酸楚?;氐郊依锉M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天天陪伴于他們身旁。

父親是一個非常喜歡出門旅游的人,也許我身上流淌的血液就有父親的這個基因。他們在老年報上看到一則組織夕陽紅旅游專列12天游的消息,就打算參加,計劃讓我陪伴他們。我欣然答應。但當我在網上搜索到這次行程、仔細研究后,發現旅行社把行程安排的太苛刻,12天時間竟然有7天晚上在火車上度過,雖說跑了東北、內蒙、沈陽、北戴河幾處,但景點大多是廣場。對于老年人來說,出去一趟本來就十分不易,這樣的路線這樣的折騰怎能受得了?做兒女的怎么能放得下心?于是,我開始策劃自己帶父母去旅行。

去哪里?父親想去東北大慶,母親想去山東沿海、但又想去新疆。意見很不統一。商量來討論去,最后聽從了我的建議,到敦煌去,那里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正如一首歌詞里寫道:那里有花雨飄灑的絲綢古道,那里有天馬馳騁的瀚海疆場;那里有栩栩如生的神奇畫像,那里有光彩奪目的壁畫長廊;金色的大漠輝映著火紅的夕陽,動人的傳說讓人們心馳神往;那里是一座華夏藝術的殿堂,這就是美麗的敦煌。而且父母兩人都沒去過。就這么定了,時間控制在一個星期。

我們的行程是:飛到敦煌,再一程程往回走:敦煌→嘉峪關→張掖→蘭州→西安。為了使老人能出入方便一些,不會太辛苦,在敦煌我們租了一臺車,從接飛機開始,直到送我們到張掖乘火車,一直跟著我們。

6月8日 西安——敦煌

乘坐早上11:40西安飛往敦煌的飛機,于2:15到達。接車的楊師傅已在那里等待,他準備陪伴我們四天。





敦煌是古絲綢之路重鎮,那里有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代表——莫高窟,還有奇特的大漠風情——鳴沙山月牙泉;有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玉門關,還有戈壁沙灘上的奇景——雅丹地質公園。是我們此行的重點。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這里,第一次是在1998年10月。過去的記憶仍保留在腦海中。那次是去新疆參加全國省會市學校衛生工作年會。當時的旅游業并沒有今天這樣興旺,也沒有互聯網絡。10月份已過當地旅游旺季,已經沒有旅行社組團。我們在新疆打電話114查詢到新疆國旅電話,接電話的小伙子熱情地告訴我們,去到敦煌后住敦煌賓館,去看鳴沙山月牙泉和敦煌壁畫。會后與廣州越秀區的兩位同行乘火車到了柳園,再租車前往敦煌。記得敦煌賓館給我們安排了一間套房,四張床只收了我們一人100元。到后也是先去鳴沙山月牙泉,那時太陽落山比較早,當我們騎駱駝進去玩完滑沙,到月牙泉時天已完全黑了。月光下似乎也沒把月牙泉看清楚,倒是我們的遲歸,致使門衛派出摩托車進沙山尋找我們。黑夜中帶著遺憾離開了鳴沙山。沒想到這一別就是14年。14年后再次來到這里,以一個旅行者的眼光重新打量這里,景還是那些景,但門面、管理、票價已完全不同。

金色大漠鳴沙山

據說敦煌與新疆的吐魯番處于同一個緯度,屬于沙漠高熱地帶。坐在車的副駕上,我能感受到火辣辣的太陽烤人,這里的太陽真是太毒太狠了。我們準備在下午六點才出門,參觀鳴沙山月牙泉。中午在賓館休息。

下午6點多鐘的太陽,實際相當于南方夏日3、4點鐘,烈日當頭、灼熱難擋。來到鳴沙山沙漠的邊緣,更是熱浪滾滾撲面而來,鳴沙山優美的曲線卻令我們欣喜若狂。





灼熱的太陽下,讓母親望而卻步,父親卻是如我一樣興奮異常。鳴沙山優美弧線下一隊隊駝隊,在叮當叮當的駝鈴聲的伴隨奏下,晃悠悠地走過那座高達 米的沙山,向著沙漠的深部走去。因為要陪父母,我放棄了騎駱駝的想法,看著一隊緊接著一隊的駝隊從眼前走過。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相機記錄下來。雖然光線太強太亮,但還是忍不住按下快門。













我們坐區間車來到月牙泉,多次在不同場合看見過她的容顏,所以并不陌生,但是當我們在一片沙海之中看到那形似一彎月亮的的泉水時,還是為自然界這個造物之主創造的這個奇妙景觀所折服,真是太奇妙了!大漠之中的一股清泉,且不管風卷沙吹,始終不被沙漠填埋!遺憾的是我們下午去,最好的角度拍出的景是逆光。但我還是禁不住繞著這彎泉水一周,尋找不同角度反應月牙泉最美麗的一面。











為了趕看晚上的演出,期望的《絲路花雨》,我們8點左右離開這里。如是我獨自一人,一定會爬到山頂,等拍大漠日落再返回。但現在只能把遺憾留下。

晚上的演出并不是期望的享譽中國的絲路花雨,而是什么“敦煌神女”,將雜技與舞劇相結合,唯一值得可看的是最后一幕中的千手觀音,否則我的相機都不會拿出,實在不怎么樣。心存疑慮,為什么不將《絲路花雨》這么好的劇種保留下來?每年大批來到敦煌旅行的人,大部分是第一次來,都是新的觀眾??!













6月10日

藝術殿堂莫高窟

莫高窟是敦煌的精髓,是河西走廊戈壁沙灘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沒有莫高窟就沒有敦煌的今天,奔著甘肅或者說奔著敦煌來的游客基本都是奔著它來的。住在敦煌賓館里,電視的第一頻道反復播放著央視紀錄頻道當年播放的大型紀錄片《敦煌》,有時間看一點,讓我對一千多年莫高窟的建成和發生在這里大量的文化遺產被掠奪和丟失的歷史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在我們來之前的幾天,就是6月5日,電視上播出敦煌發洪水的消息,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這樣一個如此干旱缺水的地方,怎么會出現洪水?報道稱,洪水沖斷了敦煌至莫高窟的道路,莫高窟暫時關閉。這則消息讓我對我們的行程有些擔憂。但幸運的是,在我們到達敦煌的前一天,道路修復,莫高窟重新對游人開放。

這是我第二次參觀莫高窟。記得第一次參觀分為A、B兩條線路,一條票價貴一些,參觀的洞窟多一些,另一條便宜一些,自然參觀的洞窟就少一些。我們當時選擇了便宜的線路。不記得當時是哪條線路可以參觀24個洞窟?但此次參觀只給我們參觀了8個洞窟,分別為:96、130、138、148、172、55、17、328,覺得少了一些。但每個朝代都有一個代表性洞窟。洞窟中不允許帶相機拍照。







莫高窟始鑿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保存各朝代洞窟492個。經歷了一千多年形成的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藝術宮殿。洞窟里形象逼真的佛像、顏色圖案精美的壁畫,就像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以數量浩瀚技藝卓絕向人們展示了公元4世紀到14世紀千余年的社會歷史圖景,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國家璀璨的歷史文化和偉大的佛教藝術,特別是大唐盛世的作品無不透露出我們祖先精湛的技藝。







6月10日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漢長城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是在同一條旅行線上,敦煌到雅丹有180公里。這條線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當年唐玄宗西上取經走的是這條道,科學家彭加木是從這里進入羅布泊進行科考并消失,1997年百人徒步羅布泊亦是從這里進入。。。,讓我對這里一直非常向往。如今我來到了這里。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因古代西漢西域和田美玉經由此關遠遠不斷運往中原而得名。為確保絲綢之路的安全與暢通,大約在公元前121—107年間,漢武帝下令修筑酒泉至玉門的長城而隨之設立,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絲路交通要道。說起玉門關,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詩人李白有詩:“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向往。

從敦煌到玉門關大約90公里,新修的公路路況很好,這是一條進入到雅丹地質公園的唯一道路。沿途是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在陽光的反射下,公路上和遠處的戈壁上,經常出現一種亦真亦幻的景象:似乎有一片湖泊就在不遠處,但走到近處又消失了;似乎在干旱的戈壁上升騰著一股股透明的煙霧,以為有人家了,但走到近處什么都沒有。我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幾次反復后,我知道我看到了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楊師傅告訴我,過去就是因為這種虛幻,誘導著戈壁上行走的人,為了尋找水源而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們看到的玉門關遺址,是一座用黃膠土版建筑而成四方形小城堡,周圍已用欄桿圍了起來。城堡中間目前仍可見城關的關門。距城堡不遠處矗立了一個石頭,上面雕刻有“玉門關”三個大字外,那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也雕刻在上,與玉門關遙遙相對。繞小城堡轉一圈,南面有一塊生長著綠色水草的鹽堿沼澤地,其它三面則是荒涼的戈壁,耐旱的戈壁植物芨芨草,此時正盛開著小紅花,隨風搖曳點綴著荒涼的戈壁。









玉門漢長城,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御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遠遠望去,它猶如一條無盡頭的蒼龍,橫臥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間。殘留的高度約4米。因當地多砂礫、碎石,缺乏用于夯筑的黃土,古人也就采用了非常獨特的建筑方式。先以紅柳編成框架,中間實以礫石,層層疊壓而成。為確保其穩固,紅柳層上下有芨芨草作墊和黃土鋪在每層之間。鹽分較高的地下水,使礫石凝結,堅實無比。這段以砂石、紅柳、芨芨和黃土為主要用料的古長城雖然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大致輪廓仍依稀可辨,仍屹立于戈壁風沙之中,蔚為壯觀。





拍攝漢長城前我換了電池,一看傻了眼,就剩一格了!意味著原來備用電池在上次拍攝后沒有充電,意味著我的兩塊電池都沒電了!最精彩的雅丹地貌、最令我向往的雅丹地貌、最有拍攝意義的雅丹地貌,也是我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充電器沒有帶到身上,又沒有其他攝友在身邊,我心急如焚。只在漢長城拍了幾張就匆匆離開。在去往雅丹的路上思索著解決問題的辦法:向用尼康單反的攝友借電池,或借充電器。我心里默默祈禱著,希望天隨我愿,能解決我的電池問題,否則我真是欲哭無淚??!多次反省自己,為什么昨晚不再檢查一下電池的情況。自責已經沒用,只能到了雅丹后再說。

6月10日

蒼涼雄渾贊雅丹


下午六點多到達雅丹,此時的心情全在相機電池上。走進接待大廳,里面正播放著介紹雅丹的特別節目,也無心觀看。第一任務就是觀察哪位攝友使用尼康單反。一般這個時間來到雅丹的人多為攝影愛好者。見到一位胖乎乎的小伙子正坐在那里給手機充電,手上似乎抓著的是尼康單反,遂上前去詢問。小伙子從北京來,火車誤點中午才到,就租了車直奔雅丹而來,行李尚在車上。他說沒有多余的備用電池,但充電器在車上。這就足夠了。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就落地了!

為了電池充電,我們選擇7:30乘最后一趟區間車進入,這是一趟可以看到大漠日落的時間,雖然晚些,但值得。在給電池充電的等待期間,在接待廳的小賣部里買了方便面泡面,價錢很貴10元/盒!但已經不可能等待回到敦煌市吃晚餐,當然這里也設有餐廳,但因為口碑不太好沒去光顧??戳私榻B雅丹的紀錄片,對雅丹的行程以及歷史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7:20分左右,我們登上了進入雅丹的區間車,總共有四個點停車供拍照,有時間限制,而且不允許爬上土墩的上方,真是不能隨心所欲,很不自在。在第三個點可以租用景區內吉普車,100元/人,可以看到更多的景點,據說地勢更高一些。但我們放棄了,時間不允許我們走的更遠,更何況還帶著兩位老人。











雖然看過新疆的烏禾魔鬼城、哈密魔鬼城、羅布泊的龍城雅丹,但當我再次見到雅丹地貌的景色時,依然被它蒼涼雄渾的景色所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留下最好的印記。人面獅身像、孔雀、蒙古包、艦隊出航。。。。人世間有的景色,似乎在這里都可以找到它的縮影,只要你充分發揮想象力。晚上8:45左右,我們來到了最后一個點——艦隊出航,在這里等候夕陽日落。















火紅的太陽慢慢從西邊落下,映紅了整個西面的天空,所有的人都望著那片紅紅的天空,等待著、跳躍著,想擁抱這最美麗的時刻。每個人都受不同程度感染了,似乎都認為這是觀日落的最好辦法,不知為啥都沒有進到“艦隊出航”的深部,包括我自己。當時曾自問自答:就這樣拍雅丹落日?也許就是這樣??諘绲母瓯谏蠜]有前景,拍不出落日下雅丹與火紅的天空相結合的片子,又擔心進入深部在規定時間回不來,就這樣錯過了。。。











9:15太陽完全落入西山,9:30我們返程,回到了游客接待中心,改乘楊師傅的車。當我們回到敦煌市區住處時,已是半夜12點了。今天真是收獲頗豐的一天。

6月10日

天下第一嘉峪關


早上9點鐘左右啟程前往嘉峪關,路途較遠有380公里。敦煌到嘉峪關的路況很好、但很單調,國道和高速公路都建在無盡的戈壁上,沒有人煙沒有田野,目所能及的就是一望無盡的戈壁??釤岬奶柡婵局嗦愕母瓯?,讓坐在車上的我們時時感受著車外的熱浪,也讓我們的師傅經受著駕駛疲勞的考驗。都說不去新疆不知我們國家大,但此行又聽說了一個新說法:不走河西走廊不知中國大!坐在車上很快就視覺疲勞了,暈暈乎乎就打起了瞌睡??梢挥X醒來往窗外一看,車似乎都沒有移動,景色還是停留在那里——戈壁。不知道走了多久,醒了睡,睡了醒,延綿不斷的戈壁一直伴隨著我們,直到來到鐵人王進喜出生和工作的地方——玉門。

這里是王進喜的家鄉,在王進喜在這出生長大、并成為玉門油田的一名石油工人。1960年率隊從玉門到黑龍江大慶油田參加石油大會戰,他為我國的石油工業奮力拼搏了一輩子,是那個時期的英雄人物,曾受到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他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雖然他已早已離開人間,但他家鄉的人民沒有忘記他。在我們途中吃午餐的那家餐廳,大廳內滿室的綠蔭給了我們一絲的涼意,但最醒目的還是一進門就能看到的王進喜銅雕像,和大廳的墻壁上掛滿了王進喜不同時期的工作照片和受毛主席周總理接見的照片。

去到嘉峪關已是下午3點多,休息了一會,4點鐘前往嘉峪關,擔心再遲些去景區關門聽不到講解。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而嘉峪關則是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嘉峪關關城,位于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嘉峪關以地勢險要,巍峨壯觀著稱于世。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早就想看看嘉峪關什么樣子,如今來到了它的腳下。









4點多鐘的太陽就像南方正午的太陽,晃的眼睛睜不開,給我們的感覺大打折扣。門票出奇的貴——120元/人,又是聯票,包括懸臂長城、長城第一墩。但似乎沒幾個人去那里。正好嘉峪關正門的城樓正在修建,外面一層層裹著的綠色網狀物硬是破壞了我們的感受,無法拍照。跟著解說員匆匆忙忙地轉了一圈,留下的印象竟然是——不值得。也許來的時間不合適,也許沒有找到合適的拍攝地點,嘉峪關背景的祁連山雪山沒看到,加上剛進景區被景區工作人員忽悠了一把,加上惡劣的服務態度,都讓我對這個景點印象不是太好。當去到長城博物館時已經關門。











6點多鐘回到酒店,晚上去到大唐美食城吃午餐,這里倒是一個熱鬧的地方,是一個夜晚來喝啤酒吃烤肉聊大天的好地方。

6月11日 嘉峪關——張掖

大氣磅礴張掖丹霞

去張掖,是因為張掖有個丹霞地貌。這個地方不像敦煌和嘉峪關那么有名氣有歷史,這是一個因為張藝謀拍攝《三槍拍案》的電影而出名的景點,因為我沒看過這部電影,因此并不知道這個地方。直到今年的某一天,我在一個攝影的QQ群里貼出廣東韶關著名的丹霞山照片后,一位甘肅的攝友告知在甘肅的張掖也有一個丹霞山,那里的景色更大氣更壯觀。因此特意將張掖的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安排在這次的行程中。

去看丹霞去拍丹霞,當然除了早晨就是傍晚時最好的時間。嘉峪關到張掖約200公里,早晨是趕不上了。為了在最佳的時間趕到丹霞地質公園,我們在嘉峪關的賓館休息,吃了午飯后才驅車前往張掖。約4點鐘到達,先去張掖的大佛寺參觀。


設為封面




張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內安放有國內最大的室內臥佛,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壇之上,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腳長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個人,耳朵上能容八個人并排而坐,可見塑像何等的龐大了。在大佛寺內我們遇上了一隊來自臺灣的游客,他們的導游是一個非常敬業的男導游,將一個本無多少東西可看的大佛寺,給大家描繪的有聲有色。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距張掖市約40公里,正在修路很不好走,我們足足走了一個小時。透過公園的大門,就已看到里面帶有顏色起伏的山脈。這里的門票40元/人,我認為是此行中最最合理的門票價錢了。區間車20元/人。坐著區間車進入園內,有四個停車點讓大家觀看、拍照。

















張掖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斕、氣勢磅礴,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丹紅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采。雖然我看過類似于地貌新疆的五彩灘, 但還是被張掖的丹霞地貌所震撼。雖然已是下午6點,時間偏早了一點,但并不影響我對這大美丹霞的熱愛!



















6月11-12日

尾聲



當晚我們乘張掖開往蘭州的火車,經過幾小時的火車睡眠,于次日7點左右到達甘肅省府蘭州市,在蘭州參觀了中山橋、黃河母親,拜訪了幾十年未見父母世交的女兒,并于6月13日乘火車回到家,結束了這次古絲路之行。




設為封面
















陪同父母親走的這一路,我們都收獲頗多,沿著古絲綢之路,觀賞了在河西走廊段最絕色的大漠、雅丹、丹霞風光,參觀了敦煌莫高窟、玉門關、漢長城、嘉峪關、大佛寺等名勝古跡,受到了文化歷史的熏陶,讓我對古絲綢之路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讓我填補了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這一段。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