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5703' limit 1奧地利:在維也納過慕尼黑啤酒節_奧地利奧地利游記攻略_山水旅游黃頁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攻略 > 奧地利:在維也納過慕尼黑啤酒節

奧地利:在維也納過慕尼黑啤酒節

photo | 發布于2008-07-14 15:56:00 | 來源:轉載 | 目的地:奧地利
   慕尼黑啤酒節又稱“十月節”(Octoberfe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民間節日。多次聽說過慕尼黑啤酒節的盛況,一直想著去經歷一次。沒想到在維也納也過了第一個Octoberfest。這是9月下旬的一個晚上,我作為德國外交官的夫人在德國使館參加了這場活動。
  節日慶賀活動邀請了各國使節和奧國友人,客人達250多人,加上德國使館的外交官和夫人們,把使館的大院擠得滿滿當當的。院里早就擺好了啤酒棚和許多長條桌,墻上掛著藍白相間的巴伐利亞州旗,桌上鋪著相同顏色的桌布,放著許多巴伐利亞式的咸圈面包(Brezel),掛在小木架上,還有一個放滿了大盤各種冷熱食品的大棚。大棚里有各種巴伐利亞的美味,多種香腸、火腿、豬肘子,洋蔥火腿炒面,還有蛋糕、奶酪、水果……。服務員穿插在客人中間,分送著啤酒、葡萄酒、香檳及各種飲料。250升原裝啤酒是從慕尼黑運來的。想起不少國家的招待會只提供酒水和花生米、土豆片之類,雖然提供了一個社交的場合,但缺少了一點招待客人的意思,想來德國人在這方面和中國人比較接近。本來嗎,沒有豐盛的食品,怎么能算是熱情待客呢?
  除了正宗的慕尼黑啤酒,還有從巴伐利亞請來的小樂隊。樂隊成員都穿著巴伐利亞的民族服裝,白襯衣、皮茄克和棕色的皮短褲,德國外交官和夫人們也大都穿戴著鮮亮的民族服裝,我和其他幾位夫人穿著大蓬袖的白襯衣、束腰連衣裙,還系了一個圍裙,整個一個巴伐利亞村姑的打扮。
  這一天早晨,天陰沉著,不時飄著一點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都為晚上的天氣擔心,下午老天仍然陰沉著臉,沒想到了晚上不僅天朗氣清,抬頭望天,居然還有了幾顆星星。
  隨著樂隊的演奏,慶賀活動開始了?;顒又鞒秩碎_始致歡迎辭,他對為什么要在九月慶賀“十月節”的解釋引得大家不時發出笑聲。許多國家的外交官早在幾天前就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則賣關子,要大家等到這一天。不少人早已開始猜測,俄國人說,既然十月革命實際上發生在11月,慕尼黑人為什么不能在九月過十月節呢?這話乍一聽挺有道理,可再一想,得把十月節推到11月去過了。他例舉了好幾個錯誤的猜測后,才告訴大家正確的答案。
  第一屆十月節于1810年十月12日至17日舉行,原為慶賀巴伐利亞路德維希王子和特雷莎公主的婚禮。地點是慕尼黑城門外的田野上,這塊地方后來被稱為“特雷莎草地”(Theresienwiese)。當時的慕尼黑城和現在的規模當然是無法相比的,就像北京原以二環為城墻,現在已擴展到四環以外一樣。人們為此舉行了各種慶賀的活動,最后以騎馬比賽結束?;顒硬粌H讓王室成員開心,也讓老百姓在秋收之后盡情歡娛、共享豐收的喜悅。后來,人們便每年在這個時候來到“特雷莎草地”,舉行歡慶,用大車拉來了各種秋收的果實,歡慶豐收。為了防雨,人們搭起了大棚,為了能長時間地享用啤酒和美食,人們搬來了長桌和長凳,銅管樂隊也來助興。啤酒原來只是人們在家里或私下飲用,這時則可以公開出售和飲用。每年活動開始的時候,人們趕著馬車,載著用一只只大木桶裝著的啤酒從市內走向郊外的“特雷莎草地”。所有這些做法都年復一年地延續,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還是這樣的場景。
  隨著參與的人越來越多,這演變成了一個重大的節日,時間也從一周延長到16天,并把開始的日子提前到9月,因為9月里天更暖和些,人們可以在室外呆得長一些。不過,德國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完全背棄初衷的,節日結束的日子仍然是在十月,所以仍然叫“十月節”。
  可是在維也納的“十月節”則只有一個晚上,不過客人們似乎都很盡興,老朋友圍坐在一起,飲酒敘舊,新相識交換信息,尋找著知己。外交官常常三、四年換一個地方,又受國家間關系的左右,一般很難深交,但是真誠的人會讓人感覺到其真誠,幽默、風趣的人到處都受到歡迎。讓人吃驚的是,俄羅斯的外交官已一改原來蘇聯時代的死板形象,成了節日活動上最活躍的人,他們隨著樂隊的演奏翩翩起舞,到了最后,帶得大家也載歌載舞起來。那一天,客人們陸陸續續到夜里1點多才走盡,我們1點半才離開使館開車回家。(溫州僑網/項佳谷)
 
旅游線路推薦
暫無內容
酒店預訂推薦
暫無內容
旅游景點推薦
暫無內容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