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瀏覽

賀州市博物館工作章程

[ 2013-01-18 16:51: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賀州市博物館工作章程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71)

賀州古錢幣

[ 2013-01-08 14:03: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賀州古錢幣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87)

賀州,西漢嶺南特區的前沿

[ 2013-01-08 13:54: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趙陀對嶺南統一到中國版圖,對嶺南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中國歷史上“南下干部第一人”,是開發嶺南的“拓荒?!?。從公元前202年西漢成立算起,南越國向西漢俯首稱臣共有73年(BC196—BC183,BC179-BC112),對抗的只有5年(BC183-BC179,BC112-BC111),故此,南越國在中國歷史上,只能算是西漢早期的一個高度自治的地方特區。賀州,作為嶺南特區的前沿,正是在南越國與西漢中央王朝的若離若合和在他們中間左右逢源的形勢下得到較好的發展。從賀州地下出土的文物來看,西漢早期文物基本比較精美,一過西漢早期,墓葬中的基本沒有真正的玉器,被滑石取代了。賀州各方面也漸漸走下了坡路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12)

瑤族風情

[ 2013-01-08 13:50: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賀州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區,現在,賀州主要有漢,瑤,壯等民族,整個賀州表現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89)

從車馬俑話六朝的賀州

[ 2013-01-08 13:47: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從車馬俑話六朝的賀州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57)

風雨同舟 勤懇為民-千家駒在黃姚

[ 2013-01-08 13:44: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風雨同舟 勤懇為民
——原經濟學家千家駒在昭平
昭平縣黃姚中學 古冬湊
1944年夏,日軍為挽救在太平洋戰爭的失利,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瘋狂進攻。湖南的長沙、衡陽相繼淪陷,廣西省府桂林危在旦夕。
  8月以來,中共中央南方局為確保愛國文化人士及團體的安全,兩次派出李亞群赴桂林,秘密部署疏散工作。南方局黨員張錫昌、周匡人、狄秋白、邵荃麟等同志負責疏散工作。與此同時,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駐桂林辦公廳主任的李濟深也在策劃文化人士和民主黨派的疏散事宜。此前,蔣介石三次來電催促他到重慶任職,李濟深召集李任仁、梁漱溟、陳邵先、陳此生、萬仲文、甘介侯六人在廣西建設研究會八桂廳召開會議研究對策。會上決定:李濟深先生以養病為名,返回蒼梧老家,準備以桂南和廣東南路為活動范圍,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武裝斗爭;立即將抗日反蔣民主運動的重點從桂林轉移到其他地方。
  9月中旬,日軍進攻桂林前夕,國民黨廣西省政府,倉惶向桂西撤退。李濟深等一行按計劃撤回蒼梧。張錫昌等人和省直機關部分團體順桂江而下,來到昭平縣城。
  9月24日,在何香凝等民主人士的倡議下,縣長韋瑞霖和疏散到來的民主人士及地方愛國人士,奮起組織“昭平抗日自衛工作委員會”。主任嚴直方,副主任韋瑞霖、何?;I,顧問何香凝。陳邵先為政治部主任,負責聯絡各方面抗日力量;歐陽予倩為宣傳部主任,負責宣傳發動及慰問等工作;陸軍大學少將教官李卓賢為軍事部主任,負責督訓縣鄉抗日自衛隊、查看地形、制定對敵攻防計劃等工作;千家駒為經濟部主任,負責廣開生活物資來源、穩定市場物價、開辦平民商店工作。
  10月10日,桂林淪陷。11月24日,南寧第二次淪陷。桂林失守后,荔浦、平樂、蒙山、鐘山相繼陷落。昭平面臨日寇入侵。
10月以來,中國工業合作社桂林分社的張錫昌和千家駒等人派員對昭平的農村經濟進行一次深入的調研。在思勤江、撫河、北陀等地的16個鄉鎮36個村(街)展開調查。主要調查農村土地關系、租佃制度、田賦稅捐、勞役、高利貸剝削,還有土特產品、農副產品及工業、文化教育等情況。
11月1日,由千家駒、張錫昌、歐陽予倩、陳邵先、莫乃群、胡仲持、陳寅初等人籌備出版的《廣西日報》(昭平版),在縣城正式出版發行。千家駒任報社社務委員會委員,負責報社有關日常事務,并為報紙撰寫社論、時評和其他文章,宣傳抗日救亡、喚起民眾,鞭笞丑惡,彰顯正義。
年底,日軍入侵昭平縣城前夕,為安全起見,陳邵先率領的廣西建設研究會,隨行的有陳此生、盧兵等人;萬仲文領導的廣西文化供應社,有萬一民、覃展等人;陳邵先、萬仲文率領的廣西建設印刷廠,有經理黃洪年等人;歐陽予倩率領的廣西省立藝術館三十多人;張錫昌、千家駒、徐寅初率領的中國工業合作社桂林分社;民主政團同盟的梁漱溟等人;《廣西日報》社主編莫乃群和一批文化人士;國民黨左派元老何香凝、科普作家高士其等人,從縣城撤退到黃姚鎮。何香凝、梁漱溟、陳此生等人在黃姚稍作停留就到了賀縣八步。
  千家駒祖籍河南武陟,高祖時遷至浙江武義縣,1909年8月生,17歲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1932年畢業,曾參與馬克思《資本論》的翻譯工作。在北平社會調查所工作時,經胡適舉薦兼任北京大學經濟系講師,曾到廣西調查經濟狀況,并出版《廣西經濟狀況》一書,1937年應邀到廣西大學任經濟系教授,兼任廣西建設研究會經濟部副主任。 黃姚鎮是賀、鐘、昭三縣邊陲最繁華的農貿、商業中心。距離縣城70多公里,距離賀縣八步60多公里,距離鐘山縣城約50多公里。此處,清溪環繞,青山環抱,奇峰聳立,土地平曠,石板街,亭臺樓閣,明清民居,古樸古香,鐘靈毓秀,有三百多戶人家,一千多人口。疏散來七、八千難民之后,晝夜,街道人群川流不息。
  1945年元月,中共廣西省工委書記錢興以商人李先生的身份,在交通員莊炎林陪同下,從鐘山縣燕塘鄉黃寶村來到黃姚鎮。經介紹,錢興認識了張錫昌、周匡人、徐寅初等南方局的黨員。他們多次會面,共同討論國內外形勢,對開展抗日救亡和敵后民主運動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元月27日,《廣西日報》(昭平版)從縣城遷到黃姚鎮金德街麥家莊,2月21日復刊。復刊后,報社社務委員會主任陳邵先赴賀縣八步籌辦民主促進會,經社務委員會商議,推選歐陽予倩接任社務委員會主任。報社搬遷耗費資金,為了緩解啟動資金的緊缺,歐陽予倩和千家駒步行來回140多公里,到八步找桂東行署專員李新俊,以《廣西日報》是政府的報紙,借款應由省政府還的理由,借來一筆辦報經費,解決了燃眉之急。
1945年春,中共南方局派到廣西工作的狄秋白同志由重慶來到黃姚鎮,在歐陽予倩住所,向張錫昌、周匡人、徐寅初、歐陽予倩、千家駒、莫乃群等人傳達周恩來同志的指示。隨后,又到八步向梁漱溟轉達民盟總部的會議精神和籌建民盟東南總支部的意見。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89)

沙田河青銅文化的假想

[ 2013-01-08 13:40: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沙田河戰國墓葬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47)

富川麥嶺兵營

[ 2013-01-08 13:35:00 | 作者:賀州博物館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麥嶺處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至遲在明洪武設兵營以來,就一直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各朝政府對麥嶺的經營投入,成就了彈丸之地的古麥嶺在歷史最高峰時曾經設過都司府。都司為正四品,其級別相當于現在的地級市委書記還要略高。在麥嶺營布置的兵力,最高時曾經達一千多人,加之商賈經古道南來北往,商鋪,驛站的設立,使麥嶺成為了賀州北面的軍事重鎮。麥嶺古街,古民居,是歷史的記憶。麥嶺兵營,山隘,是滄桑歲月的見證。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84)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末頁

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瀏覽

導航

歸檔

我的簡歷

  • 昵稱:賀州博物館
  • 注冊日期:2013年01月08日
  • 城市:賀州

公告

富川麥嶺兵營
彭眾
五嶺是長江與珠江水系的分界線,也是我國重要的一條自然和人文分界線。舜帝“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保ň硪?五帝本紀第一)雖然南嶺阻擋南北,但在秦前,人們早已利用山脈間形成的山澗徑道交通往來。舜帝走過的應當就是山澗徑道?!妒酚?#8226;蘇秦列傳》記載,戰國后期楚國“南有洞庭、蒼梧”,蒼梧的范圍,一般認為已達五嶺山脈的九嶷山附近?!妒酚?#8226;甘茂列傳》載,公元前305年,楚滅越國,“故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厲門,《史記集解》引徐廣曰:“一作瀨湖”;《史記正義》引劉伯莊云:“厲門,度嶺南之要路?!薄蹲x史方輿紀要•江西南安府橫浦關》“或曰即楚之厲門”,并認為徐廣注釋“似誤”。實際上,楚之厲門不在粵贛交界的橫浦關,而在離(漓)水支流瀨水(荔江),即今廣西荔浦南,《中國歷史地圖集》第1冊相關圖頁也標繪于此。以上證明,自古以來,嶺南嶺北就已經有了通道,富川麥嶺“犬牙壤錯,峻嶺崇山綿亙于外”,正處于南嶺古道的重要關口?,F存建于麥嶺兩山隘口處的紅巖城墻遺址,隘口古道為青石塊鋪筑,隘口城墻長約40米,高約2米,底寬5米,截面呈梯形狀。
洪武二十二年(1389),廣西都指揮使韓觀,鎮壓富川民族起義后,為鞏固其統治,經奏準,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由桂林等衛盈余軍士撥設置千戶所,即富川守御所。守御所設正千戶、副千戶、百戶共16人,吏目1人,原領武裝兵力(軍士)1 249人,后剩200人,除留40人分守縣城四門外,其余160空派守教場等15個防堡。守御所駐防富川靈亭鄉靄石。洪武二十九年(1396),遷徙到縣治(今富川縣城)東北隅,守衛縣衙和其他邊界要隘處,麥嶺營得到進一步加強。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樂協統轄麥嶺營和富賀營。原富川營歸并賀縣,改稱富賀營,該營設都司1員,千總1員,把總2員。兵額初有309名,到乾隆中期267人;嘉慶初年269人。雍正八年六月初三(1730年7月17日),富賀營添設開山洞(尾)汛,設外委把總1員,領兵20名駐守。富賀營駐地在今八步區賀街鎮。兼管富、賀兩縣。麥嶺營設都司1員,千總1員,把總2員。兵額,乾隆中期234人,嘉慶初年236人。分別在小水峽、白沙、牛巖設防汛。駐地在今富川瑤族自治縣麥嶺鄉。麥嶺營管轄地方之小,竟與管轄地為富賀二縣的富賀營從級別和人數上近平起平坐,由此可見,麥嶺的軍事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雍正四年(1726),鄂爾泰任云貴兩省總督(兼轄廣西),他考察富川后認為,麥嶺是軍事要塞,于是上書雍正帝,建議在麥嶺設同知職都司府,添設守備、千總、營汛,重兵駐守。雍正帝批準了鄂爾泰的建議。雍正八年(1730)增設麥嶺專營,營本部駐防設守備1人,都司僉書1人,千總1人,外委把總1人。初增設的專營守備為四川人魏文舉。雍正九年守備(1731)為正黃旗人張應科。雍正十年(1732年)春,雍正帝批準麥嶺專營升格為都司,始建都司署衙頭門1座3間,儀門1座3間,大堂1座3間,左右6房6間,二堂1座3間,寢室1座3間,內使并廚房共5間,書房1座3間,茶房3間,箭亭1座,軍器庫3間等設施;千總署建頭門1座,大堂3間,二堂3間,內房3間,兵房150間等設施。把總署建頭門1座,大堂1座3間,內堂1座3間,書房1間,盤結亭1座,兵房50間,望樓1座等設施;外委把總衙署有頭門1座,官廳2座,每座3間,盤結亭1座,兵房50間等設施,同時于富川縣之牛巖、小水峽、長圳、龍窩、于賀縣之開山洞(尾)分建營舍,設兵汎防。雍正十一年(1733)夏建成后,麥嶺正式設都司暑衙、麥嶺營守備署衙、千總署衙等。麥嶺營兵額設310名,建有騎訊、兵庫和糧棧。麥嶺成為當時清政府扼守桂東的軍事要塞。署衙舊房現由麥嶺中學使用。
道光十四年(1834),富川縣增設鐘山汛千總1人,原領武裝兵力(以制兵)310人,其中馬戰兵15人,步戰兵78人,守兵217人。后抽撥戰守兵44人,給義守協,尚存守兵266人。駐防麥嶺營本部129人,其余137人,采用按季度輪換辦法,分別調撥牛巖等4個分防汛和麥嶺塘等17個要隘處駐守。至咸豐四年(1854)麥嶺營馬步戰守兵減至234人。同治四年(1865),麥嶺營奉令裁減馬戰兵3人,步戰兵19人,守兵112人,全部兵力僅剩下100人。駐防富川與湖南交界接壤的麥嶺區域,以加強邊界防御。
解放后的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團開始駐守富川麥嶺。1988年9月,駐麥嶺的四一軍某團最后一個連隊全部撤走?,F遺存有麥嶺部隊營地舊址,營地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000米,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現存營房104座。
由于麥嶺處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至遲在明洪武設兵營以來,就一直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各朝政府對麥嶺的經營投入,成就了彈丸之地的古麥嶺在歷史最高峰時曾經設過都司府。都司為正四品,其級別相當于現在的地級市委書記還要略高。在麥嶺營布置的兵力,最高時曾經達一千多人,加之商賈經古道南來北往,商鋪,驛站的設立,使麥嶺成為了賀州北面的軍事重鎮。麥嶺古街,古民居,是歷史的記憶。麥嶺兵營,山隘,是滄桑歲月的見證。

最新回復

  • 暫時沒有回復

統計

  • 訪問人數:3487 人
  • 創建時間:2013年01月08日
  • 發表文章:8 篇
  • 上傳相片:0 張
  • 回復總數:0 篇
  • 閱讀總數:1736 次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