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瀏覽

天門山:壯舉驚天下 重彩繪傳奇

[ 2008-05-11 09:58: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仙山鐘靈秀 天工造化奇

  天門山是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區僅8公里,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天門山古稱嵩梁山,又名云夢山,方壺山,是張家界最早載入史冊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千米高絕之處峭壁忽然洞開,玄朗如門,吳帝孫休視之吉兆,天門洞開之說流傳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易名天門山.



  拔地擎天的天門山,山勢陡險峻拔,景色雄奇壯麗,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屏.天門山隆起開始于燕山運動,再經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山體劇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圍被斷層節理深深切割,加上長期風雨侵蝕的巖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獨尊的喀斯特臺型地貌.其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天門洞,高131.5米,寬50余米,南北對開于千尋素壁之上,氣勢磅礴,巍峨高絕,是罕見的高海拔穿山溶洞,更是盡顯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觀.

  天門洞終年氤氳蒸騰,景象變幻莫測,時有團團云霧自洞中吐納翻涌,時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麗神奇,宛如幻境,似蘊藏天地無窮玄機.地方史志曾記載:“玄古之時,有土人見霞光自云夢出,紫氣騰繞,盈于洞開,溢于天合,以為祥瑞,肅而伏地以拜之”.自古以來,奇幻美麗的“天門吐霧”,“天門靈光”,被認為是天界祥瑞之象,名聞遐邇.

  圣境蘊玄妙 神奇傳久遠

  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天門山,一直被當地人民奉為神山,圣山,更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和“武陵之魂”.這些美譽的由來,在當地人代代相傳的傳說故事中盡可以找到根源.在當地乃至整個湘西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個傳說,是“天門翻水”和“天門轉向”之迷.“天門翻水”,是天門洞右側絕壁之頂,會在旱季晴天忽瀉洪水,而出水之處并無任何水源,本地人基本都多次目睹過這一奇特現象.更為神秘的說法是,出現翻水的年份總與發生重大歷史事件或自然災害的年份吻合.“天門轉向”在張家界也家喻戶曉,當地居民幾乎都很肯定地認為,天門洞的方向近幾十年來在悄悄轉動,以前在市內幾處能清楚看見天門洞的位置,現在卻因方向不對,見山不見洞,只有天門洞從北向西北方向發生轉動才會如此.還有很多關于天門山自然現象的神奇傳說廣泛流傳,許多現象很難有科學的解釋,這一切使得天門山更顯神秘玄奇.

  有關天門山的歷史文化傳說也有很多,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是“野拂藏寶”和“鬼谷修易”的傳說.“野拂藏寶”是傳李自成兵敗后,由其侄李過將所有財寶秘密運至天門山藏匿,李過并因此在天門山寺出家為僧,法號“野拂”.“鬼谷修易”是傳鬼谷子在天門山絕壁上的鬼谷洞內隱居,研習易經,并傳授當地百姓強身健體的鬼谷神功,也就是現在名聞天下的大庸硬氣功.李自成的財寶真的藏匿天門山嗎?野拂和李過是否確為一人?鬼谷子緣何在天門山隱居修行?大庸硬氣功是否為鬼谷子所傳?如果都是無稽之談,為什么會在當地代代流傳?

  還有許多有關“靈泉”,“求兒洞”,“獨角瑞獸”等等傳說在當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天門洞千百年承接天地萬物的靈氣,成為人們祈福許愿的靈地,山頂的千年古剎天門山寺也一度香火鼎盛.登上天梯,拜天門的登天祈福習俗,已成為表達人們祈求吉祥平安,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天門洞被視為“天界之門”和“天界圣境”,已成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

  “天門洞開云氣通,江東峨嵋皆下風”,元代大學士張兌如是道出天門洞的超凡和神圣.
   “大庸有座天門山,離天只有三尺三......”,當地古老的民謠也傳遞出世人千百年來對天門仙山的崇敬之情.

  壯舉驚天下 重彩繪傳奇

  許多的精彩故事和傳奇人物,不斷地彰顯著天門山的神秘與神奇,諸多轟動事件和驚世壯舉又為天門山更添傳奇色彩:
  1997年5月,著名歌手李娜登天門山,似受冥冥中神奇力量的點化,頓悟而皈依佛門,一時轟動全國.
  1999年12月,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實現人類首次駕飛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震驚世界.
  2002年,天門山開發建設全面啟動,近6億元資金打造世界一流景區的鴻篇巨制首頁掀起.
  2005年5月,天門山盤山公路竣工通車.被稱為通天大道的盤山公路共計99彎,似玉帶環繞,彎彎緊連,層層疊起,依山籍壁,直沖云霄,“天下第一公路奇觀”橫空出世.9月,世界最長的高山索道--天門山觀光索道竣工運行.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由市區直達山頂,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又似一條巨龍騰翔素云蒼穹.兩項工程恢弘壯觀,奇絕震撼,天門山又添冠世奇景.
  2005年9月,天門山被亞太旅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3002)

破解天門山的六大古迷

[ 2008-05-11 10:11: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破解天門山的六大古迷,請您到看看!





我知曉天門洞,是在1999年,來自9個國家的15名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馭11架飛機激情穿越,生死時速,當驚世界殊,收看現場直播的全球觀眾達到8億之多,我就是那8億分之一。

被譽為“仙洞”的天門洞,其實就在張家界的天門山上。那么,作為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溶洞,天門洞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如今,它已和鬼谷顯影、天門翻水、野拂藏寶、獨角瑞獸、天門轉向成為撲朔迷離的天門六迷,為這座享有“湘西第一神山”美譽的天門山又增添了許多神秘和神奇。

“天門洞開”天地神話?

天門山是很有來頭的。


天門山古稱嵩梁山,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山體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易嵩梁山為天門山。


天門洞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南北對開于千尋素壁之上,扶搖而通天,氣象變化萬千,似明鏡似天門鑲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終年吞白云吐紫霧,渲染著神秘莫測的氣氛而更顯出塵脫俗,正所謂奪盡天地之造化,藏盡天地之神機。至于它的形成,地質學家從它的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等方面去判斷、推理,但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結論,“天門洞開”也因此成為了天門山千古難解之迷,也因此,1700多年來,這一道奇絕天下的勝景吸引著無數的探訪者趨之若鶩。

“天門轉向”暗藏玄機?

跟“天門洞開”有關聯的六大古迷之一是“天門轉向”。


據當地老人說,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可以清晰地看見雄奇壯觀的天門洞,而今天,在原地觀瞻竟然只能舉目見山而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則要到舉步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難道天門洞悄悄地轉動角度是在暗藏天地玄機嗎?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天門洞所對的方位總能風水相宜,興旺發達,七八十年前的南碼頭好比是上海的南京路,曾是張家界最繁榮的地段,而今天天門洞所對的大庸橋也正是一塊商家必爭的黃金寶地。難怪有人說“天門洞開”也詮釋著風水輪流轉的大自然之迷。







“天門翻水” 天機預警?

天門山六謎之一 ——“天門翻水”可以算得上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天門洞的左側絕壁,平時即便是滂沱大雨過后,也不會發生水流垂掛的現象,然而有時卻在干旱的季節里,忽然間一股洪水憑空狂涌,從萬丈絕壁怒泄而下,嘯聲如雷,極為壯觀,這就是“天門翻水”奇觀。但這樣的奇景十幾年、幾十年才發生一次,而且每次的時間只持續15至45分鐘?!疤扉T翻水”之所以被稱為“謎”,在于它的三個離奇之處:一、是瀑布就有源頭,但是天門翻水的瀑布找不到源頭,每次翻水都是憑空從地下冒出一股水來。二、是洪水就要發生在雨季,但是天門翻水每每發生在大旱季節。第三點,也是最難解釋的地方,“天門翻水”每次的發生都與中國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緊密聯系在一起,常常是翻水不久,中國大地就會發生社會變革或者自然災害。如1949年,“翻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5年,“翻水”規模最大的一次,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爆發;1976年,“翻水”不久,唐山大地震發生。

“鬼谷顯影” 空前絕后?

鬼谷子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諸子百家”之一,是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我們大家熟知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都是他的門生。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于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谷子》一書,又叫做《捭闔策》。


這位了不起的鬼谷先師,曾經在天門山鬼谷洞內隱居修煉?!队蓝h志》、《永定縣鄉土志》等,都對此有著詳細而又神奇的描述。


最不可思意的是1991年,天門山出現了一個探洞的勇士——李光玉。他自1991年至2004年,先后7次從懸崖的上方垂繩索下絕壁,與鬼谷洞進行了“親密接觸”。在這幾次探洞的過程中,他遇到了種種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特別是第四次,李光玉在偶然間用相機拍下了洞內石壁上一個酷似古代老人的頭像,面容清癯,頭挽高鬢,下巴微翹,五官清晰,與世間廣為流傳的鬼谷子頭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后探洞,特意在此處拍攝的照片,沖洗出來卻是一片空白。這一次“鬼谷顯影”,是偶然還是巧合,或者上天有意的安排,成為了天門山的六謎之一。








“野拂藏寶”確有其事?

野拂,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手下的大將李過,出家后法號“野拂”。他曾經追隨李自成南征北討,戰功顯赫。據說,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814)

天門山在中央電視臺播放視頻

[ 2008-05-11 10:13: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天門山在中央電視臺播放視頻
" class="editor_video_mp" />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541)

天門山五一探奇旅游新時尚

[ 2008-05-11 10:15: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天門山五一探奇旅游新時尚四大看點魅力誘人
乘天纜,看天路,拜天門,登仙頂,游棧道,聆佛語,在假日制度調整后的第一個“五一”小黃金周來臨之際,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天門山景區推出系列看點,探奇旅游新時尚。



張家界首條高空觀景纜車



這條山頂空中移動觀景長廊全長 800米,從張家界的最高地理坐標天門山主峰云夢仙頂直達天門山寺的櫻桃灣廣場,讓游人們享受到在張家界之巔的原始森林之上用指尖與樹梢對話的樂趣。




(山頂小纜車)



將尖叫進行到底——鬼谷棧道



棧道全長1600余米,懸于海拔1400多米的峭壁之中。站在棧道之上,腳下是成群的飛鳥,眼前是遼闊的山野,蕩胸生層云的豪情和發自心底的戰栗相互交織,融匯出一種終生難忘的懸崖終極體驗。




(鬼谷棧道)



張家界之巔——云夢仙頂



位于天門山海拔1518.6米主峰上的云夢仙頂是張家界最高的天然瞭望臺。在這里,張家界的秀美山川和日新月異的城市風景一覽無遺,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張家界風景,云夢仙頂不得不登!




(云夢仙頂)



湘西佛教中心——天門山寺



天門山寺,始建于明朝,是湘西地區的佛教中心,自建寺以來,信士眾多,香火鼎盛。舊寺坐北朝南,廟門上高書“天門仙山”,兩邊楹聯為“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氣勢浩大。全寺三進兩殿,殿后有觀音堂。寺外古樹參天,不遠處有七級浮屠,堪稱古雅清幽。自民國以后,天門山舊寺日漸衰頹,現仍有遺址可尋?,F在的天門山寺為原址重建,占地萬余平方米,采用清代官式風格,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閣、法堂等建筑構成。其中,觀音閣造型尤為奇巧,樓層設置明二暗三,其構造之復雜,堪與國內各古典名樓相媲美。寺廟坐落山窩,視野開闊,極目東南,眾山皆小,確有一山獨尊的氣勢。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806)

天門山天路引發自駕游熱潮

[ 2008-05-11 10:18: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天門山天路引發自駕游熱潮






3月29日,繼1.8T榮威車挑戰天門后,天門山通天大道又迎來了第二撥挑戰者.他們就是來自天津的豪華車團自駕隊.






這個由八臺國外進口高級越野車組成的自駕隊于3月26號就已抵達張家界,在欣賞完榮威挑戰天路的精彩表演后,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挑戰.



挑戰從29號早上7:00正式開始,八臺車整齊列隊朝天門洞進發,一路上車燈閃爍,在蜿蜒的天路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因為是陰雨天,山中的能見度不高,到處都充滿了霧氣,這從另一個角度更加激發了車手們的挑戰欲望.大家都聚精會神卻又興致高昂,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場幻境般的旅程.



不到半小時的時間里,車手們都陸續抵達了終點天門洞,大家站在前一天榮威設立的頒獎臺上,歡呼慶賀.


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新的嘗試,每一個挑戰者都能在這里滿足一種極致的征服感,這也就是天門山天路的終極魅力!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957)

張家界之旅:一個人的天門山

[ 2008-05-11 10:20: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一個人的天門山
丁云娟


早就聽說過張家界的山就如聽說過九寨溝的水一樣,我喜歡水的陰柔也欣賞山的陽剛,在我心里,大山向來就是力量和神的化身,于是,懷著一種崇敬的心理,我開始了我的張家界之旅。



 出外旅行,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少不了要借用各式的交通工具,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感慨人類文明的偉大。就那么短短的幾十分鐘,身邊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就如人的思想,轉瞬間便可以翻天覆地,沒有任何征兆。一路上都是火車觸碰鐵軌的撞擊聲以及偶爾的一聲轟鳴,窗外是不斷移動的樹木、河流、房子,一切的一切都一樣,仿佛世界一直沒變,移動的只是我們的眼睛。



  閉上了發酸的眼睛,我開始想象我夢中的張家界,那是山的故鄉,山的鼻祖,該有怎樣的雄渾和大氣???沒有時間也沒有界限,我就喜歡無拘無束的冥想,也不知道到了哪里,我睜開了雙眼,不經意地看窗外,心里登時一喜,因為,外面已是山的世界。一排接一排的山峰,似乎沒有關聯卻又生生相息,這讓我想到了故鄉的小山村,雖是各家門立各家戶,但村民們卻如同一家人一樣互相關心,那種感覺只能用兩個字來表明,那就是溫暖。



  沒有任何理由,心里有個聲音告訴我,我已經到了張家界。



  下了火車,到了張家界市區,我發現這里不是我想象中的原始部落,因為我嗅到了都市的氣息,或許,這就是旅游經濟的碩果吧。



  沒有導游也沒有領隊,攜著一張地圖,我一個人靜靜走著,身旁是忙碌的人群,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沒有人注意我,一個異鄉的客人,這樣也好,讓我有種回家的釋然。



走過步行街,城市的喧囂慢慢褪卻,眼前是一座橋,名為觀音大橋,橋下是一彎清水,蜿蜒向前,綠得讓人心醉,在地圖上一查才知道這就是我正在尋找的澧水河—張家界的母親河,難怪她有種慈母般的柔和,看來,我這個人向來就與山與水有緣。還記得一個導游朋友跟我解釋這個“澧”字,他說左邊的三點水代表的是河,右上角的“曲”指的是河的蜿蜒,下面的“豆”是說,正是因為有了這條河,張家界才有這豐碩的谷物,由此,可以看出張家界的人民勤勞并善于感恩。



感受完母親河的柔美,我繼續向前走,慕地,視線定格在對面的一座山上。至今,我還記的自己當時的感覺,就如同在矮人國里突然看到一個巨人樣的驚撼。那是怎樣的一座山呀,它不是常規的矩形或圓形,而是一塊巨大的左邊微翹不規則的長方形。它的周圍沒有小山峰的烘托,也沒有大山峰的印襯,就那么的獨樹一幟,巋然卻不孤立,宛如一個天然的屏風,包裹著張家界的一切。當時,剛好是太陽西沉,落日的余輝給整座山度上了一層金邊,遠觀,就如安徒生童話里的睡美人,甜甜的睡著,安穩的享受著陽光的愛撫。慢慢的,開始有云霧了,從山下婀娜到升騰至山尖,于是,整個山頂便蹭進了云里,山隨霧時隱時現,霧因山時濃時淡,眼前的一切,猶如夢想中的海市蜃樓,又如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我睜大了眼睛,不舍得眨一下,因為,我怕錯過任何一個美麗的片段。在那一刻,我便深深的記住了這座山,并且決定,來張家界要造訪的第一座山便是它。于是,我急匆匆在地圖上尋找著它的名字,當“天門山”三個大字赫然印入眼簾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靈魂都被震動了,因為它的霸氣,因為它的雄渾……







夜,悄然來臨,城市的霓虹開始閃爍,我選擇了一個與天門山毗鄰的賓館,只為能在夜色中欣賞它的雄姿。我是一個相信感覺的人,所以特別容易一見鐘情,并且,對于自己鐘情的對象,我會用自己所有的熱情去擁有,不論成敗,也不論結果,有種飛蛾撲火的架勢,不過,我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眼光,至少,對于眼前的天門山,我相信它不會讓我失望……

一夜的輾轉,終于熬到天亮,帶上我心愛的DV,便奔向了夢了一夜的天門山。



比起昨天的陽光普照,今天的陰雨靡靡讓我的心里更增加了一種莫名的情愫,似乎,我要做的不僅僅是看一座山,而是去進行一場與自我靈魂的對話……



一路蜿蜒,一路顧盼,當城市的影子還在眼前閃爍時,一幕赫然的巍峨陡然充溢了整個視線,仿佛一尊至高無上的天神,讓人臣服,瞬間便融入了它的懷抱。



眼前是仿佛是一道幽深莫測的峽谷,天,是一片素凈的白,山,是一片青灰的藍,浮云野霧隨意地飄著,淅瀝的雨絲恣意地灑著,間或,林宇山澗還傳來幾聲追不著蹤影的鳥鳴。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化身成了陶公,只愿乘一葉扁舟,游入眼前的這份唯美。







傳說,天門山古時為一仙山,仙凡兩界的人都可以來此逍遙,山上有九十九彎的通天大道,以九九輪回的方式讓人進入仙界,若是與佛有緣,還能輪入仙班。自小,我就喜歡廟宇祠堂的禪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589)

天門山,神仙也想移民的地方

[ 2008-05-11 10:21: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張家界有座山,離天只有三尺三”,這句廣為民間傳唱的歌謠,反映出天門山高峻而神奇的雄渾氣勢,天門山作為喀斯特地貌高山臺地形的最顯著特征。這就是張家界正在按照國家 5A級旅游景區標準包裝的新的旅游產品。
亞洲第一VS三個世界第一

天門山,海拔1518.6米,是張家界最高山,距張家界市區僅8公里,在市區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其偉岸的風姿。站在天門山的最高點云夢仙頂,則能將張家界的奇絕風光一覽無遺。

不過,天門山被譽為“張家界的新傳奇”不僅僅是因為高度,就像它不單擁有奇絕的自然風光一樣,而是因為天門山還擁有著三個世界之最!

NO1:世界最長高山客運索道——天門山索道:

登天門仙山,自然要乘坐觀光索道,這可不是一般的索道,索道全長745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索道起點為城市,沿途經過田園、湖泊、絕壁、高山,直達山頂原始空中花園,沿途風景即時變換,盡享空中觀景長廊的美妙和驚魂感受。




NO2:世界最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

每一個景點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天門山的特色都融匯在天門洞里。天門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上有十六峰十六洞,天門洞就是典型的代表,天門山也因其而得名。天門洞海拔1300多米,遠觀如一道明鏡高懸于蔚蔚天幕之上,一邊是地,一邊是天,盡顯玄妙。天門洞自古就成為了人們祈福許愿的勝地,同時特殊的地理條件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挑戰欲望。從1999年的飛機穿越,到2006俄羅斯空軍駕戰機的抖數風姿,再到2007法國蜘蛛人徒手攀登的挑戰,天門洞在它自身不凡的基礎上,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更加偉大的傳奇的誕生!




NO3:天下第一公路奇觀——通天大道:

天門山的另一大奇觀,是天門山“九九彎通天大道”的恢弘大氣。天門山公路,全長11公里,蜿蜒99個彎,因通往天門洞而得名通天大道。2008年3月28日,上海汽車集團在此舉行了“1.8T榮威挑戰天門”的活動,著名影星孫紅雷和國際特技表演大師羅禮賢駕駛榮威車現場挑戰天路,由此引發了2008天路自駕游的熱潮。九曲回腸般的“通天大道”是人類社會塑造的新奇跡。




尖叫無處不在

問過很多來過天門山的游人最大的感覺是什么?大家的回答概括起來就兩個字:尖叫。尖叫,是人們在極度喜悅和驚嘆或者是極度恐懼的時候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張家界的天門山一定讓您震撼,尖叫無處不在,怪不得有人稱“天門山是神仙也想移民的地方”。

天門山頂上,有云夢仙頂,有天門山寺,有鬼谷棧道,這些都是人們在看過前面的三個世界之最以后將尖叫進行到底的依據,其給人持續的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

山頂的鬼谷棧道,全長800米,懸于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中間。根據實際觀察和問詢,棧道上的體驗可以歸納為三段。第一段——小心翼翼:所有剛走上棧道的人都會小心地走好每一步,生怕自己的重量會為看似單薄的棧道帶來岌岌威脅,所以每次在棧道的入口都能看見一撥人手拉手肩搭肩地往前移,甚是壯觀;第二段——放聲尖叫:漸漸已走到棧道中的崖間部位,此時懸崖絕嶺下的風景已經展現地淋漓盡致,腳下是縱橫的山野,眼前是翱翔的山鷹,還有俏皮的山風肆意地鉆進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這時,所有人的情緒都放開了,雖然腳還是有些顫抖,但是大多人都會將身體緊貼在護欄,平攤兩手,面對大自然盡情尖叫;第三階段——回味:走到棧道盡頭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會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很多甚至還跑回去再走一次?;蛟S,棧道之行在每個人心里都留下的不同的印記,這些印記將伴隨他們一生。


上天門山,你能感悟到整個人生的意義——偉大。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006)

天門山:一年只有兩個季節的地方

[ 2008-05-11 10:23: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張家界天門山:一年只有兩個季節的地方





有一個地方,它有著黃山的奇絕,泰山的高險,衡山的大氣;
有一個地方,它有著長城的雄偉,桂林的靈秀,九寨的神奇;
在這個地方,曾上演飛機穿越天門的驚世傳奇,萬眾矚目;
在這個地方,終年都有人虔誠相拜,感受仙界佛國的神韻;
這里,有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
這里,有世界上最長的高山觀光索道;
這里,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原始空中花園;
這里,被評為外國人最想來中國的50個地方之一;
這就是美麗張家界的新傳奇—天門山。


天門山,如一道天然畫屏屹立在湖南張家界之南,海拔1518.6米,相對于張家界市區183米的平均地勢,天門山則以張家界之魂的雄渾大氣榮為張家界的第一高山。

因為緯度高,地勢高,加之是山區,天門山的氣候是獨“山”一幟。

天門山日常的溫度較市區低10度左右,但日照時間為12~14小時,古人曾詠詩贊嘆“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因為日照時間長,天門山山頂上生長著各式珍貴樹木,其中,100多株有著“植物大熊貓”之稱的珙桐群落在世界都極為罕見。并且,一年里有263天,天門山都是霧氣彌漫,這個時候,除開能感覺天門仙山的蒸騰仙氣以外,有緣之人更能看見諸如“天門吐霧”、“佛光”、“海市蜃樓”等世上鮮有的奇觀。

因為高度和溫度的差異,日常的四季在天門山演變成了兩季。

這里沒有夏日的熾熱,只有春日的溫潤,每年從4月到10月,天門山都籠罩在濃濃的春意之中。當滾滾熱浪席卷世界每個角落的時候,天門山上卻是清爽宜人,夏日惱人的驕陽,在天門山變得異常溫存,陽光透過密密的樹叢,在山間的小路上撒下斑駁的碎片,走在其中,周身都暖洋洋的,走到背陰的地方,甚至還能感覺到一絲初春的寒意,周圍或是一片翠綠,或是一片嫣紅,其中還夾雜著各式各樣的鳥鳴,夏日里的春天在天門山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

春天還是雨的季節,因為濕度大,云霧便特別的多,這時候,是觀看天門山云霧奇景的最佳時節。下雨了,霧便起來了,云海云瀑此時是各展風姿,讓人大飽眼福,乘索道穿梭其中,會有種“我欲乘風去,歸于天宮闕”的快感,曠世奇觀“天門吐霧”在這個時節更是頻繁出現,為仙氣騰繞的天門山更增添了幾分神意。

沐浴完春的溫潤,每年從11月開始,當人們還在呼吸秋日的干燥時,天門山已經進入了冬季,冬天素來都是寒冷的代名詞,而冬天的天門山卻是一個晶瑩的童話世界。







11月底左右,天門山上便開始有冰層了,無論是懸崖絕壁,山間小道,還是樹林花叢,所有的地方上都裹上了一層厚厚的冰晶,不同地方的冰晶都隨著風的方向形成不同的形狀,有的呈長條狀,有的呈米粒狀,還有的呈斜紋狀,冰瀑,冰棱,樹掛,冰花隨處可見。結冰以后往往就是晴天,在陽光的照射下,此時的天門山便成了一個水晶的王國,頭頂是湛藍的天,身邊是漫山流離的晶瑩,此情此景,就如同置身于圣潔的天界,視野的每一個角度都形成了一幅唯美的畫卷。

并且,在因冰層而閃亮的樹林里,還藏滿了大自然準備的小禮物,最普遍的便是“樹葉琥珀”。因為不同的樹葉有著不同的紋路,所以,當用手取下包裹在樹葉上的那層冰殼時,展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塊完美且細致的天然冰雕,這是任何人工都無法創作的自然極品。


結冰都已如此,下雪后的天門山更是一副唯美勝景。立于最高峰云夢仙頂,周遭的座座群山此時已成莽莽雪原,頭頂是素凈的天,耳旁是簌簌的雪落聲,在如此的仙山圣境中,可以找到內心深處的那份寧靜致遠。

天門山的雪與南方的雪大不一樣,有幾大自身的特色,第一是時間長,第二是數量多,第三就是保存的期限久,一般從12底開始到次年的2月,天門山上都會陸續地下雪,每次的數量都較多,加之氣溫低,風大,所以基本上有三個月的時間在天門山上都能欣賞到南方很少見的大雪風光。曾有人說天門山的雪霧凇比著名的吉林霧凇都還要漂亮,并且,有很多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等著名冰雪城市的游人都對天門山的雪景贊不絕口。

浩浩中國,名山大川滿目縱橫,而天門山一直以它雄渾大氣的自然風光,古樸農耕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獲得了眾人的好評,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沉積千年的未解古謎,絕無僅有的自然奇景,脫離凡塵的天界佛國,盡在天門山—這個一年只有兩個季節的地方。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1494)

天門山索道——世界第一空中移動觀景長廊

[ 2008-05-11 10:24: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天門山索道線路斜長 7455 米,它以張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園為起點,直達天門山頂的原始空中花園,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 “ 天上 ” ,又象一條巨龍騰翔  素云蒼穹,依山籍壁,拔地沖天,恢宏壯觀。

  天門山索道自 2003 年元月 15 日開工至 2004 年底竣工,總投資 2.26 億元人民幣。由于索道沿線山體高絕奇險,地質地貌復雜多變,設計和施工難度遠遠超乎一般,整個建設過程艱辛無比。天門山索道不僅凝結了中外參建人員的智慧和汗水,也融合了當代索道工程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堪稱當代索道工程建設中的一個奇跡,一個里程碑。

  天門山索道綜合了世界上最尖端的客運索道技術,索道共有 57 個支架,其中含 3 個水平救護支架,支架由國內生產,主要設備均由法國波瑪公司供應,索道鋼繩來自于法國, 98 個吊廂來自瑞士 CWA 公司,單個造價高達 20 萬元人民幣。。索道的 運載索張緊系統采用液壓張緊方式,設一個中間驅動站,是世界上最長的單線循環脫掛抱索器車廂式索道。轎廂體高 2 米 ,單個造價高達 20 萬元人民幣。索道鋼繩為 6 × 36WS 型,直徑 50.5 毫米 ,每米重達 10 公斤,索距 6.2 米 ,索道運行速度為每秒 6 米,按順時針方向運行,每兩個吊廂的間距為 172.8 米,時間間隔為 28.8 秒,單向運量為每小時 1000 人,最大爬坡角 38.6 度,這在世界均屬罕見。

  天門山索道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爬坡面支架的設計,這個支架共有壓索輪 96 個,托索輪 16 個,它綜合了現代物理學、現代工程學、現代制造業中最先進的理論和成果,應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索道技術,從而使這段索道總給人一種蕩氣回腸、氣勢沖天的感覺。

  同時為應對臨時發生的特殊情況,天門山索道設計了 “ 水平救護 ” 和 “ 垂直,用于索道突然處于全面癱瘓時將游客安全救護至地面,這是目前世界上索道中的一套最完備最先進的救護系統。并為確保特殊天候下的安全,索道站房都安裝了防雷電設備。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420)

天門山通天大道——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 2008-05-11 10:25: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處:原創 | 天氣:晴 ]

天門洞以其接地通天的態勢,成為人們心中通天的門戶,而通往天門洞的盤山公路也因此被稱為“通天大道”.更為神奇的是,在公路竣工的時候,人們驚奇地發現,這條順山勢修建的通天大道剛好九十九個彎,暗合了“天有九重,云有九霄”之意,這也許是蒼天于冥冥之中的惠賜吧!




通天大道以進山時的標志門為起點,一直通達天門洞腳下,全長 10.77 公里 ,但就在這么短的距離里,它的海拔卻從 200 米 急劇提升到了 1300 米 ,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 180 度的急彎此消而彼長,層層疊起,“ 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中國書法協會常務副會長沈鵬先生走過通天大道后欣然為其題字“曲道通天”,字體遒勁挺拔,與通天大道的奇絕天下相融為一體.






通天大道于 1998 年開始修建,因天門山獨特的地質和氣候所局限,至 2005年全面貫通,歷時八年,共耗資 1 億元人民幣. 整個工程充滿著艱辛卓絕,它凝聚著全體施工人員的智慧和心血, 其勢驚險奇絕,蕩氣回腸,以蜿蜒迂回穿行于山體絕壁之天險而成為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游覽通天大道,令人感受最深的也許就是一個“驚”字.驚“通天大道”蜿延峻巡于群山絕壁之上的絕險,驚“通天大道”艱苦建筑于壁立萬傾之中的奇偉,驚“通天大道”玉帶飄揚于寰宇蒼穹之間的人類創造史的奇跡.



通天大道共有兩座橋兩條隧道,第一座叫引仙橋,第二座叫入境橋.引仙橋因相傳以前懸崖峭壁會隱現出一座橋助前來天門山虔誠拜仙求道的凡夫俗子通過天塹而得名,入境橋則以得進仙境達到神靈相通而得名.而兩條隧道一曰有名一曰無名,有名的叫“天門隧道”,無名的已隨天門諸仙而去始終無名,這也許就是為了紀念這項浩大工程中的眾多無名施工者之作吧!

在通天大道上看到的第一座山峰,頗似披鱗掛甲的威武將軍,它就是天門十六峰之一的將軍峰,相傳為西漢李廣將軍的化身,永遠佑護著這一方土地的平靜安寧.




其中看到的那條瀑布叫七級瀑布,它層層疊疊,纏纏綿綿,總共分為七級才一朝落地為溫順溪流,與佛語中“七級浮屠”之說相應合.雖然少有奔騰宣泄的宏偉氣勢,但它仙涓細流的安閑和灑脫更會讓人感受到來自天宇的寧靜,遼遼遠遠,茫茫蒼蒼,平生一種“我欲乘云飛去,此生愿從仙游”的飄逸和逍遙.

隨通天大道盤旋而上, 可以領略到天門山索道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的蔚蔚壯觀和奇絕高險,還能在經過索道中站房時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飄然,那座頗似馱滿元寶的烏龜的山峰叫做金龜馱元寶.再收回遠眺的目光來看近前,有一道天然畫屏橫在面前,這就是天門畫屏了.仔細觀望認真度量之后會覺得整座天門山就如一幅雄踞于天際的妙筆丹青.綠,是生機盎然的氣息;白,是流溢飛揚的風采;黑,是雄奇崔巍的俊朗;氤氳的,則是如竺如籟的仙韻.一任斗轉星移,風云變幻,天門山始終以壁立萬傾的雄偉粗獷揮灑著“張家界之魂”的磅礴和雄渾.





站在中站看右邊的遠峰,它象極了一個背著柜子的道人,它就是天門十六峰中的老道峰和金柜峰,相傳它是盜天書的袁公所化,這個景點也就叫老道背金柜.

在穿過天門隧道后,就可以欣賞公路奇觀了,這時俯瞰通天大道,領略那蜿延迂回的旖旎風采,在這么壯觀的自然與人文結合的奇觀面前,能使人油然而生一種內心的最深刻最奇特最形象最讓人遐思的感慨.

順勢而上,可見幾座遠峰迎面而來,外形如根根箭桿,共有九座相連,傳說是后羿射日的九根箭桿所化而成.美麗的傳說和神奇的景觀,融匯成了天門山的雄偉,奇俊和妖嬈,充盈著整條通天大道的旅程,最終讓人感受到的則是天門山的慧然靈氣!





豪華舒適的天門山環保車,采用金龍考斯特車型,專為通天大道提供交通服務.運行線路為山門至天門洞往返,單程運行約 40 分鐘.

分類:默認分類 | 評論:1 | 閱讀全文(2542)

首頁 上一頁 12345...10 下一頁末頁

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瀏覽

導航

歸檔

我的簡歷

  • 昵稱:tianmenshan
  • 注冊日期:2008年05月06日
  • 城市:張家界

公告

張家界天門山為國家森公園,位于張家界市官黎坪天門山索道下站

最新回復

  • 暫時沒有回復

統計

  • 訪問人數:508721 人
  • 創建時間:2008年05月06日
  • 發表文章:191 篇
  • 上傳相片:0 張
  • 回復總數:0 篇
  • 閱讀總數:229372 次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