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
 
品嘗甜點的藝術

    糖是甜點的靈魂,可也是殺手。所謂甜點不能光只一味地甜,糖也不該是甜點的主角,而是把主角的身份特質襯托出來的配角。 其實西洋人里,愛吃的人雖多,也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人,但是甜點始終是“偏房側室”的身份,真正被扶正的時候只有下午時分——也還要有茶(或其它飲品),否則其尊嚴地位也是搖搖欲墜的:所以叫“下午茶”,不叫“下午甜點”。 無論如何,下午茶到底好一些,在中國根本連餐桌都上不了,我們干脆叫零食,搞得那些洋人總認為我們五千年文化里沒有甜點——上桌的機會也是有的,麻將桌。   
   甜點當然是“做小服低”慣了,被忽略也就有些理所當然,加上近年瘦身減肥的氣勢風起云涌,甜點簡直遭逢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這年頭高喊喜歡甜點的人,是要有本錢把身材放在陽光下讓人檢查的。雖然總會有孩童少年的熱心支持,不見得就此消失絕跡,但是正經的甜點到底不是零食。 其實甜點可以發揮的空間不小,但是畢竟局限在一個“甜”字上。不甜是犯忌,若是其它味道(苦辣酸澀)喧賓奪主,那就根本不被視為甜點了。然而,真正上等甜點的致命傷往往是太甜?!?  
   太甜的肇因,通常不是師傅下手不知輕重,就是材料品質不佳,添糖加味是亡羊補牢、起死回生的下策:一甜遮百丑是有的??墒窃S多人不愛甜點也就是壞在這里。糖是甜點的靈魂,可也是殺手。 所謂甜點不能光只一味地甜,甜味不能只是來自糖。其實甜味本就蘊藏在各種材料里:水果有水果的甜味,面粉有面粉的甜,香草有香草的甜。糖不該是甜點的主角,而是配角——把主角的身份特質襯托出來的配角。 換個角度說,配角要做得稱職,就要摸清楚主角的脾氣個性,雖是做小伏低,但是該多小,伏多低是有拿捏分寸的。讓某些食材不易被察覺的味道被察覺,才是甜品的上層境界。 整個制作甜點的藝術都在這里,品嘗的藝術也在這里?!?  
   想我們的遠祖時代是沒有糖的時代,蜂蜜可能是惟一天然的甜味來源。甜味是皇族高官才能享有的美味,一般老百姓是沒有這個福份的。然而,那個時代,一粒甜美的葡萄,一顆多汁的荔枝都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滋味。在今天味精糖精橫行的世紀,沒有加糖的、原始的、大自然的滋味還有多少人記得? 小的時候,街上有個老頭擔著攤子賣餅干,一根竹棒從罐子里卷舀出金黃色的麥芽糖,在兩片餅干中間裹上一層,孩子蹲在旁邊圍了一圈,瞪著眼睛,心里想著這塊夾著甜麥芽的餅該輪到誰了。那時候,沒到嘴的甜是一種很難忘,很幸福、又很徹底的滋味。那也是當孩子的滋味,一生一次的。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