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
 
新秦淮八艷

    “風華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的十里秦淮自古多佳麗,明末清初的八位名妓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曾被冠以“秦淮八艷”,她們留下的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為秦淮河增添了幾多傳奇色彩。如今,少了顧盼傾城的“秦淮八艷”,這里似乎少了往日的精彩,人們也只好從口腹之欲中找尋美食的“秦淮八艷”了。

  鴨血粉絲湯

  南京街頭處處可以看到經營“鴨血粉絲湯”的小店鋪,這風靡金陵的小吃食其實是制作南京板鴨的副產品,血嫩湯鮮還要加點綠蒜苗提味去膻。價格便宜,隨處可見,充饑正好。

  秦淮小吃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南京人本有早上泡茶館,下午泡澡堂的習慣,泡茶館除了喝茶,家家還都有豐富的咸甜“茶食”,久而久之,這些茶食竟然變成了茶館的主業,秦淮小吃也因此聞名全國。多年前南京某“風味小吃研究會”曾評選出八家餐廳的小吃“秦淮八絕”,分別是——魁光閣的五香茶葉蛋、五香豆、雨花茶,永和園的開洋干絲、蟹殼黃燒餅,新奇芳閣的麻油干絲、鴨油酥燒餅,六鳳居的豆腐澇、蔥油餅,新奇芳閣的什錦蔬菜包、雞絲面,蔣有記的牛肉湯、牛肉鍋貼,詹園面館的薄皮包餃、紅湯爆魚面,蓮湖甜食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五色糕團。

  桂花鴨

  南京人對鴨子情有獨鐘,料理鴨子的方法也數不勝數,鹽水鴨、金陵烤鴨、燒鴨、板鴨、金陵醬鴨、香酥鴨、八寶珍珠鴨、咸鴨肫等等。鴨菜中又以鹽水鴨最為知名,吃一口,肉嫩多汁,咸淡適中,香而不膻。在南京聽一位賣鹽水鴨的店家介紹說,南京的鴨大多是在附近的興化、高郵飼養的“草鴨”,當長成后鴨農便趕著鴨群讓它們自行走到南京,由于鴨子一路走一路覓食,所以到南京后販給店家的鴨子只只肉質肥壯、肌肉緊湊,與那些飼料喂大的“粉鴨”口味絕對不同。

  鹽水鴨又以八月桂花飄香的時節最為味美,鴨肉會帶有桂花的香氣,所以美名曰“桂花鴨”。

  蘆蒿炒香干

  在南京一家老字號飯莊就餐,被服務員強烈推薦“蘆蒿炒香干”這樣一道尋常小菜。直到后來才知道,外地人來南京“蘆蒿炒香干”是慕名要吃的一道名菜,南京人甚至以“蘆蒿只有南京才有”自居。確實,要論吃蘆蒿,哪里人都沒有南京人吃得那么精細和講究:擇菜時1斤要掐掉8兩,單剩下一段干干凈凈、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干也是素炒,除了一點油、鹽,不再加別的調味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干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吃到口中青青澀澀,食后唇齒格外清爽。

  狀元豆

  “狀元豆”其實就是五香豆。傳說是因為明清時江南貢院的考生喜歡攜帶五香豆趕考而得名,此豆起源于明代,是用蠶豆制作,據說最出名的五香豆是兩兄弟經營的,他們每天清晨開始煮制豆子,一大早就出門叫賣。至今南京還流傳著這樣的兒歌:“五香豆,真正香,老頭吃了老媽媽香,大姑娘吃了二姑娘香,大哥哥吃了小哥哥香,城里頭吃了城外頭香……”

  咸鴨肫

  客人在南京吃完了板鴨,要是覺得不過癮,還可以買些鴨肫肝帶著走。那些掛成串賣的是生的,必須買回家上蒸籠蒸熟后食,也有真空或現買現食的熟食。

  愛吃的人吃上一個就停不了口,味很咸,但轉而會回甜。雖然從現代健康的角度來看,鴨肫肝絕算不上健康食品,但也正是那種刺激胃口的極度“咸鮮”最是誘人。

  小龍蝦

  這一“艷”是八艷中絕對帶有現代色彩的一道吃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京城流行幾年的“麻小”,到了南京依然可以看到它們活躍的身影。無論是在高檔氣派的南京現代餐飲名店“向陽漁港”,還是在老字號的“江蘇酒家”或街邊的無名小店,它都是現在南京人喜食的菜品。而當地所有小龍蝦的貨源都來自于江蘇盱目臺,開車進南京之前,曾路過此地,到處是發展連鎖和吃小龍蝦的廣告,已將小龍蝦發展成了一項產業。

  什錦素菜包

  不知道為什么這樣一種普通的素食包子如此博得南京人的重視,到每家酒樓、餐廳吃飯,幾乎都可以看到此食,“秦淮八絕”中也位列其中,可能與南京自古素齋知名不無關系。夫子廟的傳統小吃,自古也離不開包子、燒餅、干絲三大類,尤以包子淵源最深,是道地的老南京貨。

  馬祥興清真菜館、綠柳居素菜館、奇芳閣、貴賓樓等幾家名店的素菜包子都遠近聞名。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