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常識 > 購物常識 > 商洛土特產

商洛土特產

陜西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發布于2010-05-13 09:51:43 | 來源:網絡 | 常識分類:購物常識
核      桃 
    人都說:“旅游到商州不食不帶商州核桃是白游?!焙颂沂鞘澜纭八拇髨怨敝?,是商洛地區土特名產之冠。 
 
商洛核桃被列為全國500個名優特經濟樹種,譽稱為“核桃之鄉”的商洛是全國出口核桃的名產地,核桃出口量占全省的80%之多。商洛核桃歷史悠久。核桃本名胡桃,是西漢時由博望候張騫從西域帶回的,先在京都長安栽培,條件不宜,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長茂密,掛果累累?!侗静菅芰x》上載,“核桃風發,陜、洛之間甚多”。 
 
丹鳳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家扶得醉人歸”。在我們這“無酒不成 禮儀”之邦,丹鳳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諺“路 
 
龍駒寨,喝酒忘吃菜” 即言此酒。丹鳳葡萄酒色如紅寶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滯,爽而不薄,醇而不釅,冷而不寒,甜酸適口,飲后開胃提神,余香綿久,聞名遐邇,暢銷全國26個省(市)。凡過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僅必飲,而且必帶。8集電視連續劇《糊涂十四》,就是寫的丹鳳葡萄酒的佳。1911年(清宣統三年),南陽客商華國文由豫入陜,見龍駒寨盛產優質葡萄,加之他曾跟隨意大利傳教土安西曼在南陽學習過無曲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于是就在黃巷子西十家辦起了葡萄酒釀造作坊,不斷擴大生產,正式創辦“陜西省龍駒寨協記美利葡萄酒釀造公司”,后更名為“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大芳葡萄酒釀造公司”,是西北地區最早、最大的葡萄酒系列生產廠家。解放后,廠址遷至寨北后原,由合營轉為國營,名曰“丹鳳葡萄酒廠”,現有職工400名,廠房1.9萬多平方米,儲容器容量1.2萬多噸。設備不斷更新,工藝不斷改進,在繼承傳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先進科學釀造技術,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1985年至1986年,該廠從阿根廷引進3臺葡萄粉碎機,從法國引進2臺臥式葡萄發酵罐和1臺葡萄粉碎除梗機,同時建成1條自動裝酒線?!P葡萄酒廠生產的傳統葡萄酒——“丹江牌”葡萄酒,以優 質龍眼葡萄為原料,三次加糖,精心勾兌,經三年陳釀,才出窖上市,馨香甘醇,久負盛名,供不應求。該廠生的的五味香葡萄酒,連續5年被評為省優,還有木梨香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紅葡萄酒等30多個品種,年產量7600多噸。198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來丹風縣視察時,品嘗了丹風葡萄酒,鼓勵該廠要努力打入國際市場。 
 
 板      栗
    為殼斗科栗屬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種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種之一,是我國栽培利用最早的經濟樹種。西安半坡遺址
 
的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栗實這說明遠在6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遺址中發現3600年前用作冶煉銅和燒陶器的栗,《詩經》、《論語》等古書中多次提到板栗,其中有“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的記載,更清楚地說明了板栗在古代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唐代醫學家孫思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唐詩云:“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復栗舊傳方”。板栗內含淀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物質,其中淀粉中的直鏈淀粉遠非稻、麥可比,尤其是內含物質葡萄糖------甙3,具有明顯的健胃補腎功能,是老齡人和幼兒的理想補品。 經化驗分析表明:果肉中淀粉含量為37.61%--42.23%,可溶性糖30.48%--33%。蛋白質為6.13%--10.0%。 硝 化氮0.37%-0.52%,磷0.04-0.12%并含有鈣、鎂、硼、鋅、錳、鐵等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板栗絕大多數分布在山區,環境污染輕,是理想的綠色保健食品。
 
柿子   孝義柿餅
     "南靜川中木葉紅"這是宋初著名詩人王禹稱貶官商州時之詠商名句“木葉紅”指的就是商州秋天滿山遍野的柿子樹。柿子,是商洛地區傳統的主要木本糧食,全區共有掛果柿樹76萬多株,年產
 
柿子2700多萬公斤、柿餅250多萬公斤、柿角25萬公斤。柿子樹全區各縣、市都有,商州市和洛南、山陽、丹風三縣居多。柿子品種多達47個,丹鳳縣的社柳黃和商州市的干帽盔最佳。柿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氨基酸,汁多味甜,人喜食之。它能作柿餅;柿角、柿皮,可釀酒、作醋、熬醬,可與面粉混合制成柿液炒面、柿于模,還具有止血便、降血壓等醫療作用。柿花是蜜源,柿葉可制茶?!吧缌S,一包糖,人要吃,神想嘗?!鄙缌S因秋社時是柳黃色而得名,丹風縣境內川道地區分布比較集中,以龍駒、商鎮、鐵峪鋪最盛全縣年產50萬公斤以上。商州市向東,順312國道驅車35公里,便是商洛名特產之一——孝義灣柿餅的產地孝義灣鄉。該鄉北臨丹江南依土坡丘陵,盛產的干帽盔柿子無核或少核,油質重,糖粉足,色調鮮,味甜綿潤。用之制成柿餅品質極好,體大霜厚,甘甜綿軟,因而聞名遐邇,暢銷省內外。該鄉現有柿樹3萬株,戶均20株,年產柿子100多萬公斤、柿餅15萬多公斤。說起孝義灣的柿餅,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孝義灣村里有位聰明賢慧的媳婦,為使她的老人常年能吃到鮮柿子,便試著用刀子把柿皮削掉,放在外面讓太陽曬,曬軟了再用手捏捏了又曬,反復多次后,收藏在缸內。次年春上,打開缸蓋,只見捏過的柿子上長了層白花花的柿霜。她順手模出一個掰開,那色澤紅潤似牛肉扯一片搭嘴一嘗,不嚼即化,味賽蜜餞,且久放不壞。由于經過這家媳婦的削、捏、曬、捂后的柿子似餅狀所以人們稱之為“柿餅”。從此,家家戶戶也都仿照著做柿餅孝敬老人。因這里孝敬老人出名以后人們便給這個地方起了個“孝爺灣”的美名?!?nbsp;明朝祟幀年間,商州有位姓黃的知府曾特意帶了"孝爺灣"的柿餅進京朝貢皇上,皇上將柿餅放進口中嚼時,頓覺“甘甜順喉下,爽氣溢雙目”,便連連稱贊,忙問:“此品何名?出自何地?”黃知府回答道:“此乃柿餅也!系臣轄地商州孝爺灣所產”?!鞍?”皇上驚曰,“食品倒是極好,只是這個地名有點……”黃知府遂將此地的風土人情詳告皇上,皇上說,“‘爺’焉能亂用,豈不知寡人乃天下最大的爺。聯念此地百姓孝道仁義,改名孝義灣吧!”從此,“孝爺灣”就改名為“孝義灣”,一直沿用至今,孝義灣的柿餅隨之就更加出了名。
 
   “茶香溢商洛‘泉茗’先為佳?!边@是中國茶葉研究所所長陳啟坤研究員1988年6月15日在陜舉行的名茶評審會議上,當場為“商南泉茗”書寫的贊詞。該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
 商 南 泉 茗
 
14日中國茶葉研究所對“泉水清”茶的審評鑒定意見中指出,該茶外形細嫩顯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鮮醇、葉底黃綠明亮,屬半烘半炒的高檔優質綠茶,建議將原名改為“商南泉茗”。商南泉茗榮獲我省優質產品稱號,與省內名茶“漢水銀棱”、“秦巴霧毫”、“紫陽毛尖”齊名,成為商洛一枝奇葩。商南縣是新茶區,是陜西省茶業基地縣。該縣從1962年開始引種茶樹。引進的茶葉品種系列有紫陽茶系列、安徽茶系列和江西浙江茶系列,歷經16個春秋,不斷發展,現全縣有茶園3730公 頃,鄉、鎮茶場50個,年產茶葉421噸。茶園畝產17.5公斤,高于 全省茶葉平均畝產13.75公斤。該縣除“商南泉若”外,還生產三種中低檔茶:商南春茶,又名“炒青茶”。1981年被評為省“優質產品”,產量高,銷路好,年產9萬多公斤,是商南縣茶葉品種中的大宗產品, 楊銷西安、河南、湖北等地。磚茶。味苦色棕,可沖泡多次。多銷甘肅、寧夏。商南富硒茶。這是該縣茶葉站站長張淑珍和中國科學院西北 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肖永俊合作研究出的新產品,上市后深受消費者歡迎。
 
黑   木   耳
    黑木耳,史稱“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歷史悠久?!独m修商志》載:“萬山櫟樹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買成包,水陸發至襄漢,作鄖耳出售,價倍川耳?!笨梢娚搪迥径怨排c鄖耳齊名,久負
 
盛譽,是請客酬賓、饋贈親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片大、肉厚,鮮而不腐,味道清香,有化毛之效。用木耳炒大肉,肥而不膩;與各種菜看均可配合,營養價值極高。每百克黑木耳中含蛋白質10.6克、脂肪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纖維素7克,還有多種維生素和肝糖等。它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滋陰壯陽、清肺益氣、補血和血,治療婦女產后虛弱和手足抽筋麻木、分解纖維雜質、清滌腸胃等功效。對輕紡、礦業職工有保健特效。鎮安縣外貿公司生產的壓縮木耳質優價廉,深受國內 外客商青睞。黑木耳有十幾個品種。棕樹生耳,叫光耳子,品質最佳,屬大宗收入。商洛黑木耳就是指的棟樹耳。構樹生耳,叫毛耳子,背面 多毛,體重質差。桑耳、槐耳、榆耳、柳耳、楊耳、柿耳都可食用,但 味均不及光耳。 商洛黑木耳全區各縣、市都有,主要用棟樹人工培育生產以丹風、商南為主產縣,產量分別占全區30%、25%左右。1998年全區產木耳541噸成為全區著力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
 
商       芝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縣、市,年產量數百萬公斤,因丹鳳縣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稱紫芝。因其幼芽遠瞧似雞爪,近看像拳頭,又叫雞爪、拳芽,是一種含有異香、營養極為豐富的野生名菜。其根
 
含豐富的淀粉,是口味獨特的沖服劑,具有去熱利水之功能。近多年,商芝不僅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同時也受到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等國人民的歡迎。商芝和“商山四皓”有著奇緣。秦代“四皓”吳實、周術、唐秉、崔廣四位掌管朝廷史事書藉的博士官,見秦政暴虐,焚書坑儒”,他們懷著“非義不動”、潔身養性、修道成仙的情志,同來商山隱居,“巖居穴出”,以商芝充饑。他們在自編的《采芝歌》中云:“莫莫商山,深谷逶迤,燁燁紫芝,可以療饑?!钡搅藵h朝劉邦即位,請“四皓”出山輔佐,面對高官厚祿,他們不受,在商山均身康百歲。李白描寫他們是“秀目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妙?!鄙讨ヒ蛑曌u大 振,被稱為延年壽益之“仙肴”。歷代詩人詠“四皓”時,都有對商芝 的贊嘆之句,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香聞紫芝草”,晉代陶淵明的 “紫芝誰復探”,清代王學遜的“菇芝人未老”。商州素以野山野味馳名省內外。商州廚師用商芝可烹調出十幾種菜肴。如商芝蒸肉,商芝小炒,商芝拼盤,商芝滾湯。
 
山陽龍須草
     “少時青青老來黃七搓八扭結成雙。春打草鞋走山路夏編涼席鋪軟床。秋織蓑衣遮風雨,冬擰繩索套麝香。更喜姑娘手藝巧,精制草編銷遠洋?!边@首在山陽縣廣為流傳的歌謠,唱出了商州“三寶”之一龍
 
須草的用途。唱者自豪,聽者悅耳。山陽龍須草葉狹線形,絲象龍須而得名。其命名還有個美麗的故事呢。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統一華夏后,教民耕種,他遍嘗白草,探索草性,正當他跋山涉水找到繁殖力最強的生長在商州境內的龍須草時,天空突來玉龍,傳玉帝圣旨,說黃帝勞苦功高,封為天皇,令其速回天宮。人們不舍黃帝離去,苦苦抓住龍須不放。但午時三刻已到,玉龍騰空而去,人們手抓的龍須全然變成了金色的龍須草,惠澤當地百姓。這里的龍須草長達一米,是一種很理想的纖維資源,本色金黃,有光澤,且易染色。它系野生之物,山陽人民采取草籽繁殖和分根栽培的辦法,大力發展,全縣各地均有分布,年產量干噸左右。先時人們用之搓繩、打草鞋、造紙、編蓑衣。建國后,國家大量收購,充人造棉、人造絲和優質紙原料。1972年以來,色河中村等地農民利用龍須草編織地墊、涼席;門簾等,出口日本、美國、東南亞、西歐一些國家和地區,換取外匯,成為山陽縣的大宗外貿商品。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