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黃頁 > 旅游常識 > 購物常識 > 赴港游勿用內地概念

赴港游勿用內地概念

深圳市鵬城康輝旅行社深業旅游一部 | 發布于2008-01-17 13:54:37 | 來源:網絡 | 常識分類:購物常識
消費時兩地市場存在差異
  
  調查顯示,內地游客普遍認同香港是“購物和飲食天堂”。但也有游客對香港的一些做法頗感疑惑和不滿。
  
  帶著內地游客在香港購物、飲食時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干事陳黃穗女士。陳女士提醒內
 
  N種方式 玩轉中國  吳階平為新興題詞
 度假居所 浪漫體驗  洪水肆意 出行指南
 
 
地游客來香港時應注意兩地市場的差異,勿用“內地概念”,避免不應有的誤會和不愉快。
  
  購物前應先問指導價
  
  在香港,同一件貨品的售價在不同的商店,往往有很大差別,消費者通常在購買后又發現其他商店的價格更低廉,但要求退貨卻被告之不予接受。
  
  陳黃穗解釋說,香港是自由市場,大部分商品沒有價格管制,商品的價格主要由賣方根據其進貨渠道、競爭狀況、經營成本和水平而決定。另外,香港的《售賣貨品條例》列明:出售后的貨品只可在“沒有可銷售的品質”時才可要求更換。消費者不可能在購物后因價格因素而進行換貨或退貨。
  
  陳女士提醒內地游客買商品之前,應先向品牌總代理咨詢指導價格,一般貨品的實際零售價格約為總代理咨詢指導價格的80%至85%。消費者可撥打香港消委會的電話查詢到各品牌總代理的電話,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應注意服務附加費用
  
  到港旅游的消費者在海鮮酒家門外的海鮮檔購買海鮮,然后入坐就餐,結賬時會發現要付的費用除了海鮮費用外,還要收取“油料費”。在香港,一些著名的品嘗海鮮區域,都有收取“油料費”的慣例。
  
  香港大部分酒樓會在食物收費的總額上再加收10%作為服務費,還會按消費者數目收取飲茶的費用。還有就是在香港酒店房間內打長途電話,往往會加收駁線費或其他附加費用等。
  
  水貨與行貨有區別
  
  在香港,有很多國際品牌在香港由總代理(特約經銷商)售賣,俗稱“行貨”,但法律也允許其他進口商從原產地進口這些商品,這些被稱為“水貨”。
  
  在香港,“水貨”是合法的,一般售價也比較低,有的款式有時總代理也沒有進口。但應注意的是“水貨”只能由出售的商店負責保養,總代理則不會負責保養。若要買行貨,付款前須向店員要求并問明白,請其在單據上列明所買的產品是由總代理保養的,從而享有應有的、良好的售后服務。
?
在厨房掀起短裙翘起屁股麻麻_俄罗斯女人与动ZOZOZO_法国性XXXXX极品_GOGO专业大尺度亚洲高清人体